内蒙古乌兰浩特市义勒力特镇探索集体经济最优解
2023-04-21 10:28:00  来源:乡村干部报  作者:记者 周妍 林华维 本报通讯员 崔荣新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乡村抱团发展集体经济,须因时因地制宜。在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市义勒力特镇,镇党委在推进各嘎查村抱团发展集体经济时,不断探索创新发展路径,走出了从初级联合到社会参与再到村干部自主经营的三大步跨越。

  第一步:抱团当“房东”

  2019年,义勒力特镇的太平嘎查和民合嘎查在乌兰浩特市区合买了一个门面房,出租给婚纱店,每年租金有6万元。虽然钱不多,但胜在收入稳定,不用经营管理,见效快、风险小。

  整合资金购买门面房的主意是镇里出的。镇党委组织委员马赛飞介绍,太平嘎查、民合嘎查属于无资源、无资金、无资产的“三无”嘎查,发展长效稳定村集体产业起步比较困难。为此,镇党委整合扶持发展集体经济项目资金,为两个嘎查购置门市商品房,持续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纯粹做量,这是抱团发展的第一阶段。这种由镇党委主导的联村经济模式,对嘎查来说,是特定时期、特定条件下的选择,但并非长久之计。

  第二步:合伙当“老板”

  发展集体经济,不是把数字涨上去就行了。更重要的是,建立起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子,让更多农牧民“黏”上产业链,扩大发展成果的受益面。不仅镇党委这么想,一些嘎查村也按捺不住,主动谋划合作联营。

  走进义勒力特镇联村智能花卉栽植大棚,紫色的蝴蝶兰、淡雅的丁香花、奔放的杜鹃花等30余种花卉竞相绽放,花农忙管护、游人忙打卡,一派热闹喜气。

  智能花卉栽植大棚也是一个联村经济项目。与门面房项目不同的是,唱主角的是两个嘎查,镇党委的角色由主导变为指导。2021年,义勒力特嘎查为提升乡村旅游主导产业,向“花乡小镇”定位靠拢,迫切想要建设一个花卉栽植项目,虽然找到了运营公司,但缺乏资金,项目无法落地。而西白音嘎查有资金,但苦于没有土地,地理位置也偏僻。

  一边是有项目没资金,一边是有资金没项目,两个嘎查党支部在镇党委的指导下一拍即合:由义勒力特嘎查拿出3000平方米集体土地,西白音嘎查出资275万元,再招引第三方公司出资225万元,合计500万元项目资金,建设了这个智能温室花卉栽植项目。项目委托第三方公司经营,每年分红20万元,其中西白音嘎查14万元、义勒力特嘎查6万元。

  这样看,义勒力特镇第二阶段发展集体经济的思路,核心为“镇党委引导+嘎查村主导+社会企业参与”,从效果上说,进一步助推了联村集体经济的成熟。但这不是该镇改革探索的终点。

  第三步:联手育人才

  进入第三阶段,镇党委愈发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镇里积极引入第三方公司、外来人才的同时,也加大了本土人才的培育力度。他们认为,培育一支有经营能力的村干部队伍,是发展集体经济必须解决的“卡脖子”难题。

  “硬着头皮上,边学边干。”义勒力特嘎查党支部书记李德生压力有点大。义勒力特镇正打造一个餐饮民宿综合体,项目场地正在平整,即将进场施工。前期,李德生与其他镇村干部、投资人开了多次项目推进会,盯跑手续。

  该项目投资1300万元,建成后可以为义勒力特、民生、黄家店等7个嘎查带来集体经济分红,同时可以提供7-10个就业岗位。在经营管理上,7个嘎查的党支部与第三方企业共同参与项目经营,嘎查党支部对项目拥有监督权、决策权和收益分配权。每个嘎查要派一至两名人员参与到公司运营中来,李德生是其中之一。

  李德生当村干部经验丰富,但搞经营是个新人。马赛飞介绍,李德生等村干部参与到经营管理中来,是镇党委的决策与突破。由委托第三方负责经营转变为村干部逐步参与经营管理,可以提升集体经济的经营性收入占比,推动村级集体经济提质增效。“嘎查党支部既可以及时掌握项目日常运转情况,又提升了自身管理水平,为后续联村集体经济项目储备锻炼人才。”

  兴安盟委组织部组织二科科长孙龙认为,义勒力特镇探索发展联村集体经济模式,经历了“村村联合”——“村村联合+社会参与”——“村村联合+社会参与+自主经营”三个发展阶段,在镇党委的统筹指导下,嘎查村党组织发展集体经济的积极性主动性越来越高,资源整合与产业融合的力度越来越大。嘎查村“两委”干部深度参与集体经济项目生产经营,在乡村产业发展一线大展身手,党建引领联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念日渐清晰。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