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源头浪潮涌 大美草原号角鸣——青海扎实推进乡村振兴见成效
2023-09-15 09:15:00  来源:乡村干部报  作者:华贤东 通讯员 李冬梅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海晏县金滩乡东达村 新华社 发

  三江径流绿潮涌,乡村振兴号角鸣。青海省扎实稳步推进乡村振兴各项工作任务落地落实,把党的建设贯穿乡村振兴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全力推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责任落实,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行走在青海省辽阔的草原上,忙碌而又和谐的动人景象随处可见,党员干部群众的“精气神”在乡村振兴大潮下焕然一新。新时代的东风犹如一支饱蘸墨水的妙笔,徐徐绘就出一幅“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壮丽画卷。

  头雁领航,筑牢基层战斗堡垒

  秋雨过后,一道彩虹斜挂在金黄的哈尔盖草原上。青海省海北州刚察县哈尔盖镇贡公麻村,像一幅优美的油画,延展到天际。这里是青海湖滨的精灵——普氏原羚的家乡。20年前的贡公麻村,却是另一番景象:过度放牧造成草场退化,黑土滩像牛皮癣一样遍布草原,人走上去都有塌陷的情况。说起当年,贡公麻村党支部书记仁青仍心有余悸,因为草料不够,许多牛羊夏瘦、秋弱、冬饿、春死”。

  牧民们意识到,失去草原就失去了所有。改变困境,唯有彻底转变发展方式。2005年以前,贡公麻村只有1433公顷的集体耕地。当时的村“两委”班子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220公顷的土地由村农业队耕种油菜,其他土地对外租赁。接着,村里第一家小榨油坊应运而生,产品销往全省各地,村集体有了第一笔积累。

  时年30多岁的仁青敢想敢干,先后成立了畜牧养殖、农机具服务、榨油房、饲料加工厂等专业合作社,还鼓励群众发展“草原牧羊+半舍饲圈养”的牧舍合养养殖模式,有效缓解草畜矛盾问题。镇上也投资了952万元建立贡公麻村标准化草产业基地,有效遏制了草场退化趋势。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齐头并进,草场和耕地没有增加一分,农牧民的收入却翻了几番,贡公麻村成为了海北州唯一村集体经济收入破千万元的村。

  2021年换届之后,青海一方面集中整顿了362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调整不胜任不尽职的村党组织书记192名,另一方面从返乡高校毕业生、乡村医生、外出务工经商人员、致富带头人中物色人选。目前,共有1106名高校毕业生、4397名致富带富能手、2229名外出务工经商人员、589名退伍军人进入村“两委”,一批像仁青这样年轻有致富本领、敢闯敢拼的党员被选为党组织书记。如今,青海省村党组织书记平均年龄45.35岁,高中以上学历的占38.3%,较上届提高12个百分点。

  选优配强只是第一步。依托青海开放大学和职业技术学校的便利教育资源,青海启动实施村(社区)干部学历素质提升工程,培养方式由“短期班”向“长学制”转变,培训内容由“单一性”向“全面性”转变,有效解决村干部队伍老龄化、低学历问题。

  “两年多下来自己只要花1000元,学得好有奖学金,还有机会考上编制,这个机会太好了。”天峻县新源镇梅陇村党支部书记更桑多杰喜上眉梢。为鼓励村(社)干部报名学习,青海规定学习费用由州市县区组织部门承担80%,学员个人承担20%,毕业后颁发大专毕业证。截至目前,共有3800余名村(社)干部报读青海开放大学大专学历班,650余名已毕业,第一批报读大专班的1534名学员全部进入村“两委”。

  筑巢引凤,汇聚乡村振兴力量

  “村里这几年发展得不错,但是飞出去的‘凤凰’不愿回来,一直是我的心病。”牛生有是海晏县金滩乡东达村党支部书记,“东达东达,不是霜冻就是雹打”,2013年前东达村是整个海晏县最穷的村。十年时间,牛生有带领村民建起26座养殖大棚,如今村民人均年收入提高到1.24万元。

  “一个人的眼界和力量总是有限的。”作为党的二十大代表,牛生有总是很谦虚。他常提危机感、紧迫感,特别希望与年轻人交流。今年8月,牛生有请金滩乡9个村35名大学生来村座谈,对村庄发展建言献策。

  难以吸引年轻人返乡,这在过去是普遍现象。治多县有8万平方公里,却只有几万人。平均海拔4500米,冬天最冷能到零下25摄氏度。加吉博洛镇镇长南伟光回忆,玉树地震过后的3年一直很冷,夜里老鼠爬进牧民帐篷,也不偷吃东西,而是窝在人的被子里发抖,冻得吱吱直叫。

  外来干部较少,本地人才的培养显得格外重要。“十三五”期间,全县用于教育支出共6.84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12%。在治多县委组织部部长马兰看来,每一名大学生返乡都显得弥足珍贵,除了把这些年轻人吸纳为村级后备力量,治多县还鼓励他们干事创业。“2021年立新乡的扎扎、尕松达瓦等4个小伙子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开办了康巴老爷印刷公司,现在经营得很好。”

  放眼全省,为了培育人才,青海省除了选派2200名大学生到农村服务村集体经济合作组织项目外,还启动实施“万名乡村人才素质提升计划”,依托对口援青渠道,从2022年起分5年共举办100期培训班,截至目前已举办72期,培训6800余人次。

  乡村振兴,光靠本土人才远远不够。青海一方面重点向脱贫村、易地扶贫搬迁村、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等1715个村选派5150名驻村干部,同时制定落实一系列激励保障管理政策,为驻村干部解决后顾之忧;另一方面,做好15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科技特派团137名省内外专家的选派承接工作,截至目前,开展帮扶1060人次,帮助解决问题753个,参与制定产业发展规划6个。

  生态优先,引领村庄“破壳新生”

  “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2016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时,明确了青海“三个最大”的省情定位。青海资源丰富、总面积达72万平方公里,但作为“中华水塔”、三江源头,青海全省90%的土地都属于限制和禁止开发区。在绿水青山间创造美丽经济,成了必由之路。

  海东市互助县威远镇卓扎滩村党支部书记颜章东,就走通了这条路。2017年以前,村里将仅有的160亩村集体采矿用地租赁给开发商采砂石,每年只能拿到5000元租赁费,却严重破坏了自然生态环境。2017年,村党支部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对砂石厂按下了“关停键”。十年开采,满目疮痍,两个难题摆在颜章东的面前:如何进行恢复整治?村集体经济靠什么?

  当时,要想复耕,测算需要2000万元。他一听,感觉天都塌了。但如果把砂坑建成水上乐园,建成景区也需要2000万元。他心中已有了打算:发展集体经济组织,挖掘丰富的旅游资源,实现从“资源掠夺型”向“生态友好型”转变。这一转,转出了成效,自开业以来景区累计门票收入4460万元,接待游客近220万人次,带动村民增收6100万元。

  边开发、边治理的卓扎滩村,实现了生态绿色发展与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双赢”,它是青海省乡村振兴战线落实嘱托、生态发展的一个缩影。实际上,青海自2018年启动实施的全省村集体经济“破零”工程,按照项目化党建的思路,实施了3000多个党建项目,不仅推动村集体经济上了台阶,还探索出很多绿色发展、生态发展的基层鲜活经验。

  截至2022年底,青海省4149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总收益达9.1亿元,较2018年增加近8倍。全省村集体经济年收益超过10万元的村,占比60.9%,村集体经济迎来了“破壳新生”。

  “接下来,青海省将按照‘壮大、培优、育强’三个阶段组织实施村集体经济‘强村’工程,实现所有行政村集体经济年收益10万元以上,年收益20万元以上的村达40%以上,年收益50万元以上的村达15%以上,切实推动全省村集体经济整体水平提档升级。”青海省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