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一届“安徽省优秀大学生村官标兵”评选中,宣城市宣州区澄江街道花园村副书记汤恒云成功入围,而在三年前,她还是一个对农村一无所知的城里娃。“我能干什么?我该怎么干?”这是很多大学生村官进村时都有过的困惑,汤恒云也不例外。她彷徨过,也失败过,现在却在基层干得有声有色。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她的成长经历。
刚入村就遭挫折
在当村官前,农村对于从小在城市长大的汤恒云而言,是一片完全陌生的土地。4年前第一次进村时,她心里十分忐忑:“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更不知道怎样才能融入集体。”
果然,小汤入村的第一次工作就遭受了挫折。
当时村里要对低保户重新进行资料登记,汤恒云也负责了一个村。不过,由于做的功课不足,她整理的资料送到街道办事处后立刻就被打了回来。书记不得不带着她再次登门,挨家挨户向人家解释,又把材料重新梳理了一遍。
处理群众矛盾对当时的她来说就显得更为棘手。
一天,汤恒云和同事对一户村民的土地进行了丈量。第二天,该村民找到村里,称丈量面积和实际不符,要求复量。汤恒云便拿出纸笔,按照他家的土地形状计算给他听,可没想到对方突然暴跳如雷,大声嚷嚷:“你这个小丫头,凭什么在这指手画脚的,不过就是来我们这镀镀金的!”汤恒云当时就懵了。所幸书记立刻赶来妥善化解了矛盾,帮她解了围。
两年后高票当选副书记
饱受打击的汤恒云越来越感到迷茫,村支书李开富却对她充满信心:“小汤虽然经验匮乏,但她满怀激情和梦想,一定可以干好!”出于信任,他把村里党建、组织建设及各项软件任务都交给了她。
对此,汤恒云用全力以赴来回报。办理农村低保资料,有的村民身体差,来不了村里,她就主动上门去取,办好低保卡后再送到他们手上。平时村民们要打印材料、复印证件也都找她办,一次周日清晨,一个村民需要打印表格,打电话向她求助:“姑娘,我知道年轻人都爱睡懒觉,可我真的很急。”汤恒云二话没说就赶到了村里。
随着经验的积累,汤恒云也逐渐参与到村级重大事务决策之中。
为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2010年村里计划启动失地农民就业服务中心和社区服务中心两大建设项目。汤恒云一次次写报告、递申请,积极出谋划策。今年,总面积3000余平方米的村失地农民就业服务中心项目破土动工,总面积2万余平方米的村社区服务中心也已获批建设。她的努力,全村人都看在眼里。去年8月,村党支部换届选举中,汤恒云以全场最高票被推选为村副书记。
与此同时,任职期满的汤恒云也面临着人生中的重要抉择,犹豫了两天,她选择继续留村任职:“在花园村,我倾注了太多情感,这里就像是我的家,村民就像是我的亲人,现在,村里发展还面临难题,我不能撒手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