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灿,23岁,2011年8月到大管村任书记助理,2012年3月担任村支书……”到安徽省利辛县刘家集乡采访陆灿,一听他的简历,心头疑问顿生:“进村半年就任村支书?他能担得起这么重的担子吗?”
瘦小的个子,一副娃娃脸。走在人群中,不熟悉的人以为陆灿还是个大学生,但一交谈,你就会发现他在农村工作讲方法、懂技巧,有着与年龄不相称的成熟与老练。
两头说好话,村干部捐弃前嫌
第一天进大管村,陆灿就“嗅”到了紧张的气氛。“村子刚合并,原来两个村的支书都争着当书记,换届选举没能成功”,镇里只好委派乡人大主席郑殿付临时兼任村支书,陆灿担任他的助理。
“是不是有打退堂鼓的想法?”记者问道。他摇摇头,反而坚定地笑:“为了考村官,我整整准备了两年,哪能临阵脱逃!”
越是复杂的环境越能考验这份执着,当晚,他就请求郑殿付带他到老百姓家里走访。“当时就感觉小伙子很有工作热情”,郑殿付说,他便试着给陆灿压担子。
不久,祥宽花木公司在村里流转土地种植苗木花卉,150多个村民都争着去公司干活,但因排工不均,几乎动起手来。郑殿付让陆灿去解决纠纷。他不慌不忙,挨家挨户进行用工登记,然后让公司严格按照他的排工表用工,再也没出现过矛盾。
2012年3月,郑殿付回到乡里,谁又能挑起大管村的担子?乡党委提出“不妨让陆灿试一试”。王伟乡长说:“陆灿虽然进村不久,但他做事有头脑、讲方法,让他来协调班子矛盾,再合适不过。”
一个刚刚进村半年的年轻娃娃当上村支书,领导揪着心,群众盯着看,工作比陆灿想象的要艰难。
“原来两个合并村的村支书夏彪和闫磊因为换届闹得不愉快,村里的各项工作指标都是倒数。”陆灿觉得当务之急是要解开两个人的心结。
一户村民总去挑闫磊的刺,闫磊很被动,但陆灿发现那人很信任夏彪,就动员夏彪去做通那户人家的工作。“起初我也不大乐意,但经不住陆灿总在我面前说闫磊怎么服我,抹不开面子就去了”,夏彪不好意思地笑着说:“后来我才知道,陆灿鬼精的很,他两边吹风,到闫磊面前就说我怎么服他。”
就这样,通过陆灿用心斡旋,三个月后,闫磊主动退出竞争,夏彪就任村支书,闫磊则任村主任,大管村各项工作名列前三,还先后获得利辛县红旗党支部、亳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
短短三个月,事情解决得如此顺利,这在乡党委看来是意料之外的惊喜。为此,乡里决定让陆灿担任村第一书记。
打破流转僵局,从家里拿出八千元垫资
在群众看来,不管是助理、书记还是第一书记,陆灿这个村干部“不一样”。
村民夏湖一见到陆灿,就要拉着他到家里坐坐。他告诉大伙儿:“2012年,俺村一共有91户危房改造,要在改造前、改造中、改造后拍三张照片,别的村都是老百姓自己上街请照相馆,陆灿自己掏钱买了一部相机上门帮大伙拍照。有一次到俺家,来了几次俺都不在,心里真过意不去。”
陆灿不仅不收群众的钱,还要自己贴钱。夏湖说,危房改造需要复印的身份证、户口本、一卡通等,都是他拿到街上复印,村民没跑过一趟路,没掏过一分钱。
夏后庄一条村民组道路破烂不堪,老百姓怨声载道。陆灿一户一户上门动员筹资,终于筹到了9万元资金修路。一次,水泥路快完工时,陆灿正在现场指导施工,一名老大娘跑过来:“陆书记,你修这路真是大好事,老年人走路都不用拄拐杖啦!”挖掘机老板表示不敢相信:“这小伙子这么年轻还是书记?”“那还有假!他就是俺们书记,这路啊就是他修的!”大娘骄傲地回答。挖掘机老板马上赶上来握住陆灿的手:“小伙子,真佩服你!”
陆灿到村里时,村里刚流转了500多亩土地,到2012年5月全村4800亩土地全部实现流转,这其中凝聚着他的大量心血。
村民夏继伦因曾和村里闹过矛盾,始终不答应流转自家的10亩田,陆灿便主动接过了这“烫手的山芋”。他每天晚上上门去磨,连续去了8次,夏继伦终于松了口。没想到第二天,陆灿突然接到电话:“不好了,陆书记,夏继伦又闹事了,躺在田里不让人动。”陆灿放下电话直奔现场,夏继伦的妻子坐在田里,她说:“我要现金,现在就要”。陆灿拍着胸脯告诉她:“现在钱都还没到位,但你放心,我明天一定把钱给你送去,你就相信我这一次!”夏继伦只好离去。第二天一早,陆灿赶回自己家取了8000元现金给夏家送去,夏妻得知实情,动容地说:“陆书记,要不是看在你的面上,俺是万万不会答应的。”
提高村民收入,筹办创业园作示范
土地流转以后,村民们不仅可以获得租金收入,还可以在田里打工,每年挣到几千元工资收入,但陆灿却认为,这种收入相对于土地产出值仍然非常低,那么,在农民从传统农民变成农业产业工人以后,怎样才能提高收入?
陆灿通过调研认为,带领农民进行蔬菜种植并深加工是一条简单可行的致富道路。于是,他联合5户农民创办了“绿灿种植专业合作社”,承包了110亩土地进行示范种植大棚蔬菜。
记者跟随陆灿前往蔬菜基地,他钻进大棚顺手摘下一根黄瓜让记者尝尝,“很脆”,“真正无公害,所以销路很好”,陆灿告诉记者:“一季种黄瓜,一季种青椒、毛豆,一亩地一年能收入一万块,是种麦子的好几倍!”
陆灿的成功让大伙儿眼前一亮,大学生村官、刚毕业的大学生以及退役军人纷纷前来取经,陆灿干脆把大伙都集中起来,在县委组织部和刘家集乡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创立刘家集乡“大学生创业示范园”,基地规划面积5000亩,主攻大棚蔬菜种植、绿色养殖、优良品种繁育及农产品深加工等,目前已引入创业大学生11人,创业团队6个。
创业初期,资金总是紧张。群众知道他的难处,每次出工,便主动表示暂时不要工钱,等他资金活络了再结算。群众的体贴理解,给陆灿增添了无穷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