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选聘工作开展以来,楚村镇共吸纳3名大学生村官。如何让她们尽快适应基层工作、切实深入群众、快速成长成才,在建立“三级帮带”的基础上,该镇积极探索新模式,“三班车”直通,助推大学生村官早成才。
一、确定“首发车”,力促大学生村官转变角色
该镇选拔具有丰富农村工作经验的村书记、村长等“两委”成员,作为帮带大学生村官的“首发车”。较好地实现了大学生村官理论知识与村干部实际工作经验的紧密结合。让有丰富基层工作经验的村书记手把手地向大学生村官讲解农村工作方法,传授群众工作技巧,加深大学生村官对农村基层工作的理解和认识,逐步增强她们处理农村事务的能力,增进同农民群众的感情。目前该镇9个村党支部书记与3名大学生村干部,采取“三帮一”实现了无缝对接,全过程帮带。
二、稳定“长途车”,帮助大学生村官解决难题
近年,该镇实行镇领导干部帮带大学生村官措施,从思想、理论、能力和作风四个方面进行重点帮带。采取每月定期下到帮带对象任职村了解其工作、思想状况,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并帮助她们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与帮带对象进行不少于一次谈心谈话,了解其思想动态和生活情况。帮助其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据统计,该镇采取镇领导帮带3名大学生村官开展活动以来,共开展谈心谈话120次以上,帮助解决工作、生活难题60余件。
三、增开“加班车”,助推大学生村官早日成才
楚村镇将离退休老干部与大学生村官想结合,“巧搭台,妙联姻”,从离退休老干部中选拔工作经验丰富的老干部,与大学生村官倾情结对,采取全方位覆盖,立体式帮带,动态型管理的有效措施,积极构建“大手”牵“小手”的帮带工作长效机制。结对帮带活动主要从政治上引导、工作上指导、创业上支持、感情上联络四个方面进行。通过帮带,为该镇离退休老干部搭建了发挥余热的平台,同时,加强了离退休干部与大学生村官的沟通交流,为村官们干事创业注入了新的动力,为早日成长成才铺平了道路。截止目前,6名离退休干部顺利与该镇3名大学生村官搭成了“2帮1”帮扶对子,并扎实开展帮带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