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门镇重视大学生村官队伍的建设和发展,将大学生村官培养成美好乡村建设的“人才队伍”,帮助其在基层实践中锻炼成才,促使他们早日实现由“大学生”到“村干部”的角色转型。
一是结对帮扶,“家教式”指导。采取结对帮扶的形式对大学生村官开展指导,即一名科级干部、离退休老干部联合对大学村官指导。有针对性地强化其相关业务学习,帮助他们明确工作目标,传授工作方法,引导他们将书本知识与农村工作实际有机结合,迅速进入工作状态。
二是扎根基层,融入群众。增强大学生村官的服务意识和群众观念,坚持在实践中培养和锻炼大学生村官。根据大学生村官的实际情况,让每位大学生村官重点联系10—15户农户,建立民情台账,为其搭建联系服务群众的桥梁平台。
三是完善管理,强化监督。组织大学生村官学习干部管理条例,定期对他们的政治态度、思想倾向、能力素质、工作实际、廉洁自律等方面的情况进行考察,根据大学生村官的实际表现,有针对性的加强思想教育,引领大学生村官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