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是北京市第一批大学生村官,也是北京市唯一的维吾尔族村官,年的村官经历,3 他成为村民离不开的人。作为北京市一名基层干部,在事业初步成功的同时,他也收获了多民族大家庭里的尊重、包容、亲情和友情,学会了用感恩之心回报社会、历练人生……
2012年7月21日,北京遭遇特大暴雨,房山十渡风景区是重灾区。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的抢险救灾视频中,人们惊诧地看到了一个维吾尔族青年的身影。
暴雨倾盆而下,河水往上猛涨,这个维吾尔族青年奋不顾身地救助伤员、疏散群众,还边跑边喊“要涨水了,赶快疏散。”
他不像是过路的游客,他是谁?又怎么会出现在十渡风景区?“我是十渡人,有什么需要帮忙的?”8月初,接受记者采访时,他一张口,是带京腔的标准普通话。
北京市唯一的维吾尔族村官
这个说着一口京腔的维吾尔族青年,名叫艾山江·买买提,来自新疆麦盖提县吐曼塔勒乡,出生于1982年,目前是北京市房山区十渡镇项目办副主任。
从新疆麦盖提县到北京市的一名基层干部,年仅30的艾山江经过几年历练实现了人生的一大跨越。对于一个南疆农家孩子来说,这一跨越实属不易。
1999年,艾山江在麦盖提县二中上高中时,父亲去世了,母亲因家庭困难想让他退学。老师说,这孩子品学兼优,应该继续上学,将来会有出息的。麦盖提县二中免去了他的全部学费,让他继续学业。2002年,艾山江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国地质大学人文经管学院。在北京读大学的四年间,学费全部来自自治区西部助学资金。
2006年,艾山江大学毕业面临就业选择。回新疆吗?那里是自己的家乡,大多数出来上学的少数民族青年都选择了回乡。正在此时,艾山江看到了北京市开始选聘首批大学生村官的消息。他想,大学生到农村去,进行人生历练,这是一个了解中国农村基层的机会,何不试一试?这一选择,使艾山江成为北京第一批大学生村官,也是北京市唯一一位维吾尔族村官,这使他的人生从此有了不同。“刚出大学校门时,我也遇到了很多大学生都有的问题眼高手低。
觉得自己很有能力可以做成很多事情,可是到了实际工作中,才发现自己的能力只是纸上谈兵。”艾山江回忆起刚做村官时的生活感慨地说。
从眼高手低的大学生到大家离不开的优秀村官
艾山江的工作岗位在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镇西地村,职务是村委会主任助理。他当村官处理的第一项工作是北京市为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给村民装太阳能热水器。有村民提出想装两个,这有什么,装!初入乡村的热情,让艾山江毫不犹豫答应下来。后来,他得知安装太阳能热水器是一项福利,按规定一户只能安装一个。而由于他不熟悉政策,给村里的工作造成了困难。这让他意识到,仅有热情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踏踏实实的工作作风和运用政策的能力。
艾山江从了解村庄基本情况开始,学习各项农村基层工作政策,将书本所学与农村实际相结合,积极参与到党建、综治、计生等村里的每一项工作中。村“两委”班子成员也给予他极大帮助和鼓励,艾山江工作渐入佳境,能力得以快速提高,2007 年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村官。“从眼高手低,纸上谈兵的大学生,到北京市优秀村官,是我工作初始收获最丰富的三年。”艾山江说。
农村工作繁琐又复杂,“无论清晨还是半夜,村民都有可能打电话求助。”艾山江说,刚到村里,他不仅要面临语言、生活习俗上的困难,更要面对一项项具体工作。在你眼里是小事,在村民那里都是大事。一个数字错了,一件事没办好,村民就会不满意。但往往就是这些小事,让村民们看到了你的品质、毅力和责任心。为此,艾山江干农活、说农话、吃农饭,用一腔热忱温暖群众,用一颗真心为村民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做好每件小事就是不平凡的,我就是努力地做好每一件小事。”艾山江表示。
村民们要办理无保障养老金,每一位申请者都需要复印材料,那些60 多岁的老人无法自己处理这些事情,艾山江就一份份地帮着复印。有的老人不知道需要什么证件,往往交代好几遍也记不清,有的人不符合规定也来办,对此,艾山江总是不厌其烦地耐心解释,最终圆满完成了此项工作。
艾山江用己所长开展工作。在他提议下,村里买了电脑,开始了信息化管理。此后,村里的文件、村民户口资料等全部输入了电脑,实现了无纸化办公。他还用网络帮助村民销售农产品,赢得了村民们的信赖。
西地村一位80 多岁的老太太,不知如何使用银行卡,每次总要给艾山江打电话让他帮助取款。面对银行工作人员诧异的神情,老太太很自豪地说,这是我儿子!
热情、开朗的艾山江与村民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清晨跑步,他总要与每一位村民打招呼;晚上跟村民下棋、打球、聊天,组织乒乓球比赛、扑克比赛、象棋比赛等活动。担任村官的3 年里,他是孩子嘴里的艾哥,同龄人眼中的兄弟,老人心中的儿子,成为大家离不开的人。
2010 年,艾山江完成大学生村官履职时,全国已经有30 万大学生到农村任职,艾山江正是其中主动融入农村,真心服务群众,“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流得动”的优秀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