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上午,重庆市首个由大学生村官发起的爱心基金“阳光助学爱心基金”在江津区白沙镇金宝村揭牌。这是该村“规格最高”的一次揭牌仪式,出席“嘉宾”既有在外地当老板的村民,也有从区里赶来的有关部门领导、企事业单位负责人。
“这个爱心基金,是由一个小村官一手操办起来的!”在揭牌仪式开始前,村书记熊安良兴高采烈地把村主任助理汤亚洲介绍给与会嘉宾。会上,基金会成员一致通过,由汤亚洲担任基金管理委员会的秘书长,全权负责爱心基金的日常事务。
一个大学生村官,何以操办起了基金会?村里的干部告诉记者,小汤是去年7月从武汉商业服务学院毕业后,来村里任大学生村官的。“小伙子踏实能干,干工作一点不含糊!”
“不含糊”的汤亚洲,在村里做得最多的一件事,就是上门搞走访,一家一户了解民情。经过大量的走访、调查,让他对农村小孩的教育深感担忧:金宝村地处偏远,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留守在家的小孩读书成了大问题,往往初中毕业就辍学了。
“要是村里能成立一个助学基金就好了,不仅能给贫困学生带来切实帮助,还能营造一种鼓励读书成才的氛围。”今年5月,汤亚洲向熊书记提出了创办助学基金的想法。他的建议,被提交到村“两委”会议上,全票通过。但熊书记告诉他,村里只能为基金掏3000元作为启动资金,其他钱让他自己想办法。
于是,汤亚洲给该村“首富”、在贵州当建筑老板的文家贵打电话求助。“这是一件大好事!”文家贵承诺以后每年都会捐一笔钱给基金会,希望办出一个“百年基金”,让一代又一代金宝村孩子受益。
初战告捷的汤亚洲信心大振,他一边给在外地当老板的村民打电话,请他们捐款;一边往镇政府、区级部门和企事业单位跑,争取支持,并郑重承诺:每一笔爱心助学捐款,都会百分之百用到金宝村的孩子身上,捐款使用情况,将全面及时向捐赠方反馈。
为保证基金使用公开、透明,经当地民政部门认可,汤亚洲在基金名称前特意加上“阳光”二字,每一笔资助都会在村务公开栏公示,同时发起成立了助学基金监督委员会,由驻村领导、副镇长戴颖杰担任监委会主任,镇纪委书记、镇财政办主任等担任“监委”,接受社会各界人士监督。
今年考上了中南大学的黄波,成了基金资助的第一人。黄波激动地说,自己的大学梦将不会因贫困而受阻,大学毕业后,会加入为爱心基金献爱心的行列,把这份爱心一代代传递下去。
基金会揭牌仪式结束后,与会嘉宾纷纷自发捐款。文家贵第一个上台,捐了1.5万元,并承诺今后每年捐赠都不会少于这个数;区关工委负责人也现场送来了1000元……基金会现场收入4.52万元。
“基金会将对本村家庭困难却品学兼优的学生,从幼儿园到大学生实施全程帮扶!”汤亚洲兴奋地告诉记者,“今后,随着募款的增加,资助标准还会相应上浮,让适龄孩子一个都不失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