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村官张昭源:从清华硕士到“摩托村官”
2015-07-03 10:53:00  来源:大学生村官报  作者:韦巧云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有人说人应该往高处走,我说我走到了离群众最近的岗位,这不是至高无上吗?”日前,重庆市长寿区龙河镇保合村书记张昭源告诉记者,正是基层的酸甜苦辣让他读懂中国,并让自己坚定扎根基层、惠及民生的信念。

  2011年,张昭源结束了在清华大学7年的学习生涯。他没选择高档写字楼或跨国企业,没选择回到家乡河南,而是去了重庆市巫山县一个贫穷小镇,开始了“接地气”的村官生涯。

  为了“家访”,

  他用奖学金买了辆摩托

  巫山县巫峡镇各乡村海拔200米到2000米不等,最远的新路村到镇上,水路加旱路要走6个多小时,山路崎岖,交通不便。

  “摩托车是山区最适用的交通工具,就是陷进泥潭也能推出来。”张昭源那时工资低,唯一的积蓄就是离开清华时,学校奖励支援西部的毕业生发放的7000元奖学金,他用这笔钱买了一辆摩托车。

  一次,镇上进行社情民意收集工作,张昭源主动请缨去最偏远的新路村走访。到新路村的路没有硬化,路面是用大石头堆砌出来的。“那时,我也才学会骑摩托车,这种路根本骑不来,一路上栽跟头不下10次,弄得手脚到处都是血口子。”张昭源说,那次走访最难的还不是一路上摔跟头,而是上山的路很少有人走,山沟里左边是悬崖、右边是峭壁,一条路越走越黑,一路上就只有他孤零零的一个人,那种静得可怕的感觉,是城里长大的人无法体会的。

  晚上7点多钟,张昭源终于颠簸着到了村子。“好多年了,都没有哪个干部敢上来,小伙子值得佩服啊!”新路村村委会主任李永满在电话里告诉记者,刚开始听说张昭源要到山上来走访还以为是句玩笑话——当看到他推着摩托、满脸灰尘站在面前时,不由得敬佩这位年轻干部。

  那两年,张昭源骑着摩托车几乎跑遍了巫山所有乡镇。“在巫山工作的几年,我远离名和利,却收获了真实的感情。女朋友在我最困难的时候嫁给了我,我也更坚定了自己扎根基层、奉献青春的理想信念。”张昭源说。

  换地方当书记,

  他骑行千里去报到

  2013年,张昭源从巫山县调到长寿区龙河镇保合村,成为最基层的一名党组织书记。

  保合村位于区农业园区的核心,已完成整村土地流转,经济状况较好,但基础设施建设还没跟上。上任第一天的村民大会,群众就向张昭源反映了道路硬化和村里饮水困难等问题,“张书记马上就让我坐他的摩托到现场勘查地形,和有经验的村民一起来规划。”

  保合村三队村民左新忠谈起这位上任一年多的书记,赞不绝口。他告诉记者,第一次见到张昭源,是他骑着摩托车来村里报到的那天,“一个北方汉子骑着一辆红色摩托车风尘仆仆从外面进来,一问才晓得他从巫山骑了500多公里、走了两天才赶来,我当时就想,这小子精力旺盛,是块做事的料。”

  此后,张昭源就骑着他的摩托,在保合村的田间地头奔波起来。

  为提高村民素质,

  他成立了乡村“市民学校”

  保合村大部分土地流转给了企业。如何服务好企业,又维护村民利益,成了张昭源常挂心间的事。“要是开除我们,我们就坐在企业门口不走……”今年初,几名村民因上班迟到,企业按照规定进行了处罚。村民认为这是企业刁难,与其发生矛盾,气得企业要开除村民。村民于是找到了村上。张昭源这边安慰村民,给村民讲解企业管理制度,让村民明白这不是企业故意刁难。那边骑着摩托找到企业,希望企业给村民一次机会。最后,村民保住了饭碗,企业也收获了好评。

  前不久,村里的柑橘销售出现了问题,又是他带着大学生村官搞起了电子商务,两个星期卖出500多箱柑橘,不仅解决了群众的燃眉之急,还探索出农产品销售的新路径……这几年,有想法更有办法的“摩托村官”张昭源坦言,自己着实处理了不少矛盾:有子女不孝顺老人的;有夫妻为金钱劳燕分飞的;也有小孩教育不当成为问题少年的等等。对此,张昭源深有感触:乡村治理是一项综合工程,需要加快经济发展,加强社会管理,最重要的是提高村民素质。村民素质提高了,很多矛盾纠纷都会化于无形。在张昭源的组织下,保合村成立了该区首个乡村“市民学校”,每个星期都有一堂科学课或国学课,老师都是毕业于名校的选调生。

  “现在,孩子们见到长辈主动问候,垃圾实行分类处理,公共场所不再大声喧哗。”村民郭恩凡说,大家对未来更有信心了。

  “最宽广的舞台在农村,最有发展潜力的地方在农村。”张昭源这样说道。“清华人不是一种光环,而是一种责任,一种践行理想的幸福。”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