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对,走错路了,绕远了,快倒回去。”又一次进入七百弄山区,被誉为基层“活导航”的韦哲却迷了路。
韦哲今年51岁,是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的一名基层干部。他憨厚健谈,爱跟群众打成一片,大家都亲切地称他“哲哥”。参加工作几十年,他走遍了全县16个乡镇的全部行政村,有些村屯去过不止一次,其中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七百弄山区,有时一个月要去好几次。大化县境内多为山区,手机导航信号时断时续,因此许多部门干部下乡都会叫上他这个“活导航”,“有哲哥带路,总能准确找到想要去的村屯!”
可最近我们前往大化县的七百弄山区采访时发现,基层“活导航”竟然有些不太灵了。
穿行于大山里的韦哲
所谓“弄”是指高山环绕的洼地,七百弄有1300多个这样的洼地,不少群众仍生活在洼地里。这里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因严重缺水缺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官员称为“除了沙漠以外最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来之前,听了很多这里的故事:没有路,运输靠人挑马驮,果子熟了只好烂在树上。七百弄乡保上村弄三屯村民陈朝堂妻子摔伤,几个年轻人抬着走了1个多小时山路,到医院时还是错过了抢救时机。
可当我们开车进入七百弄山区后却看到,一条条崭新的水泥路盘绕山间。一些路段挖掘机轰鸣,新修、扩路工程正有序推进。“以前根本没有这么多路,哪个村能有条砂石路就算是富裕的了!”哲哥说,以前到村民家,开车多数到不了,经常要步行很长的山路。
听说在板升乡弄勇村有一支道路施工队,专啃修路中的“硬骨头”,我们打开手机导航准备前往,“活导航”哲哥立马“上线”了:“不用导航,离得不远,我知道路。”
原本预估15分钟的车程,一行人驱车逾半个小时,还没见到弄勇村的影子。到了岔路口,哲哥有些着急,下车打量再三。然而,眼前几条新修的山路都蜿蜒着伸向山里,一眼望不到头。哲哥挠着头说:“不应该啊,我不久前才来过,应该不会记错路。”哲哥坚信自己能找到路,回头对我们说:“再走走看,应该快到了。”
过了10分钟,又出现一个岔路,这下哲哥彻底迷路了,只能电话求助弄勇村村委会副主任蓝美英,再三确认后,才知道走错了,绕远了。“以前去弄勇村只有一条路,没想到,刚才那条岔路也能到。”哲哥略带歉意地说,这几年新修了许多路,不少地方隔一段时间再来就大变样。
根据蓝美英的指引,我们一行很快来到一个新村口,这里的房屋崭新,排列错落有致。“咦,这儿好像还不是弄勇村村委会,房子没这么好看的。”不过,哲哥没有之前那么笃定了,“还是先进去看一下吧!”
韦哲的谨慎是对的,蓝美英就站在不远处的村委会门前招手。
蓝美英介绍,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弄勇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破旧的泥瓦房被砖混结构的楼房取代,10户以上的屯全部通路,村容村貌改变很大。
我们找到了那支专啃“硬骨头”的道路施工队。施工队负责人韦汉斌说,他在大化县修路已经十几年了,近5年来承建的公路总里程是他之前修路总量的三分之二。
“宁愿苦干、不愿苦熬”。数据显示,2016年初,大化县深山区需修建的通屯道路还有1300多条,按照以往的进度,要50年才能完成。面对艰巨任务,全县明确每一条路的责任人和工程时限,各级干部和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员历经4年奋战,在悬崖峭壁间新修、改造村屯道路2300多公里。
茫茫大山中,一条条“毛细血管”将山里的群众与外界越来越紧密地联系起来,成为脱贫攻坚的有力支撑。弄麻屯57岁的村民蒙金良回忆说,儿子结婚建新房时路还没通,水泥钢筋靠马驮,3年时间房子勉强建好了,马却累死了两匹,现在村里的新房像竹笋一样“冒”得飞快。路修通后,建筑材料顺利运进山,板升乡八好村今年114户危房改造项目已全部竣工。
返程路上,看着山间的一条条崭新路,哲哥打趣道:“照这个样子下去,我这个‘活导航’该下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