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黄强在查看大棚西红柿长势。 李永何 图
两年前,一个和村里人说话会脸红,面对镇村干部的提问只会说“是的,是的”,拿着新农合收缴通知稿子在广播里讲话磕磕巴巴的女大学生村官出现在大李官营村。
两年后,和镇村干部因为工作激动地打“嘴仗”,在收获的季节里熟练地拨开黄澄澄的玉米与婶子大姨侃侃而谈。这时,黄强已经成为村民认可的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区抚宁镇大李官营村副书记。
主动融入,走进群众心里
“你来村里干啥啊?能把村里那条坑坑洼洼的路修了吗?”“老百姓现在都缺钱,你能给弄点不?”“在村里能干多长时间啊?不会来几天就走了吧!”第一次参加党员村民代表会的黄强被几个上了岁数的大伯追着问。
黄强被问得哑口无言,泪水在眼眶里打转。“我能做些什么,该从哪入手?”刚进村的那些天,黄强反复思索着这两个问题。
“其实村里工作说难也难,说易也易,咱老百姓讲感情,等大家对你熟悉了,把你当自己人了,接下来的事情就都好办了。”村书记的话让黄强醍醐灌顶。从那时开始,村里小卖部聊天的人群中、老大娘家的炕头上、坑坑洼洼的田垄上,都能见到黄强的身影。
2013年秋季,得知村民付建乔家只有老两口在收秋,黄强二话不说到他家的玉米地“报到”。玉米收完了,黄强的脸晒黑了、手指磨破了、腰也酸得直不起来了。打那以后,付大妈逢人就夸:“黄强这闺女不错,帮我干活可卖力了,不干完都不回家吃饭。”
慢慢地,黄强开始上手村里的工作。大李官营村建立了党员群众综合服务室,黄强主动承担起代办员的职责,为年老体弱、临时有事情脱不开身的村民代办农村合作医疗报销、养老保险收缴发放、低保户申报等事。为此黄强购买了一辆电动车,带着村民的托付往返于镇村之间。同时,黄强还组织村里年轻的党团员建立了便民服务队,经常带着大家为村里的孤寡老人大扫除、洗床单被罩、理发等。
一件件平凡的小事,让这个刚走出校门不久的女大学生村官慢慢地走进了村民心里,也一步步融入到村里。
独当一面,挑起村里大梁
2014年初,大李官营村被确定为省级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重点村,需要在一周内制定出改造提升规划,这关系到资金能否用在刀刃上。其他村“两委”学历不高,起草规划的任务就落到了黄强的肩上。
时间紧、任务重,黄强干脆就住在村里,连续几天没有回家。她白天挨家挨户走访党员、村民,征求大家的意见;晚上熬夜把收集到的意见汇总,终于在规定时间内高质量完成规划。
帮扶工作组入村以后,黄强和工作组一起跑办工程审批手续,辗转各地联系购买质量好、价钱低的工程材料,冒着炎炎烈日现场监督施工进度,通宵研究完善帮扶内容,全程参与了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使大李官营村当年硬化街道延长1700米,自来水全部入户,清理各种垃圾1200方。
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街道成为了历史,清澈的自来水哗哗地流进村民家中,村民们笑了。但是,帮扶工作组撤离后,村里乱扔垃圾的现象又开始了。她及时找到村书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建立监督责任制和奖惩机制,即村民负责自己家周围的卫生,村民代表负责本小组卫生情况的监督,组内出现乱扔垃圾现象,小组长要被追责,年底进行考核评比,分数第一的小组成员将会得到奖励。”方案实施以来,村民乱扔垃圾的现象大大减少了。
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文化生活不能落后。为了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黄强组织村民跳起了广场舞。作为组织者,她跟着视频反复练,然后分解成大家容易记住的小节教给村民,有新人加入,她都会单独“开小灶”。现在跳广场舞的大娘大姨们都喜欢叫她黄老师。黄强组织的太极扇舞蹈队在 2015年“抚宁区紫金湾杯广场舞大赛”中获得了复赛入场券。
更新品种,西红柿喜获丰收
大李官营村有十二户村民种植西红柿,因为文化程度较低,科技意识跟不上,西红柿收获时产量总是很低,经济收益一直不好。面对这样的情况,黄强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她联系上了大学时的老师,在老师和院长的帮助下,拿到了一个西红柿新品种的信息,结合互联网查找了西红柿的销售途径和市场占有率,综合所有信息和大棚种植户的现状,黄强觉得在村内种植新品种很可行。于是,黄强召集种植户商议进行西红柿品种更新换代。“宁可少挣点,也不愿意冒风险。”一盆冷水把她浇的透心凉。但是就这么轻易放弃不是黄强的性格,她“软磨硬泡”“逐一击破”,实在不行就打亲情牌,在她的努力下,2015年春季,西红柿大棚种植户都开始尝试种植新品种,第一茬每亩增收3000元,大大带动了村民的热情。
除了热心村里的工作,黄强还积极参加抚宁区大学生村官各项活动。2014年,抚宁区大学生村官自发成立了党员志愿者服务队,黄强作为服务队的组织者之一,多次乘车到秦皇岛市区参加志愿者团队的活动。此外,她还主动策划组织了板厂峪长城保护、捡拾垃圾、为患癌老人捐款等志愿服务活动。
从融入群众到渐渐成熟,黄强有着自己的座右铭:踏踏实实工作、勤勤恳恳做事、默默无私奉献,为大李官营村的发展尽全力,献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