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长沙村官陈昱烨愈挫愈勇
2017-04-27 15:40:00  来源:大学生村官报  作者:姜嘉琪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敬老院里,李大娘用苍老的双手紧紧挽住一位姑娘的手,两人和谐地合唱着《常回家看看》。曲罢,老人悄悄从衣服兜里摸出一个纸包,小心翼翼地将纸包里的糖果放在她手上:“这是上次别人给我的,我一直舍不得吃,留着给你吃……”这感人一幕中的姑娘就是湖南省长沙县大学生村官陈昱烨。2008年任职至今,陈昱烨走遍了社区的每一块土地,记下了社区3000多名居民的名字,用双手帮孤寡老人洗过脚,用工资帮困难儿童交过学费,用知识帮失业青年找到工作……“汗水流入嘴角,是青春飞扬的味道,我享受汗水在阳光下闪耀的时刻!”

  2008年考上大学生村官后,陈昱烨被安排在长沙县春华镇春华社区工作。初来乍到,村民对陈昱烨质疑声不断:“大学生有什么用,就是来作秀的。”然而,这位湘妹子骨子里流着愈挫愈勇的血液。到社区第二天,陈昱烨就用标准普通话“您好”挨家挨户敲开居民的门。几天下来,效果并不明显:得到的总是标准答案似的“什么事”。陈昱烨百思不得其解,“居民为啥对我不冷不热?”观察了几天她终于明白:要用农民朋友独特的方式来交流,很多事情才会水到渠成。慢慢地,陈昱烨学会了“嗲嗲”这类情切的方言,走访村民也成了她的每天的必修课。

 

 

图为陈昱烨在向精准扶贫对象介绍脱贫政策

  发挥专长,甘当村民“法律顾问”

  脚步踏在泥土之中,心也似陀螺般围着百姓转。陈昱烨发现,春华社区居民的烦恼一般都是离婚财产纠纷、土地分割不均等鸡毛蒜皮的事。因法律意识淡薄,本来易如反掌的事,在村民那里似翻越大山般困难。“我大学念的是法律专业,何不利用所学为村民解决实际困难呢?”2009年5月,陈昱烨一人独挑大梁,在社区成立了法律援助中心,公布小陈热线,村民随时可以拨打热线,找她提供法律帮助。

  法律援助中心开办不久,陈昱烨就接到一位村民的求助:“我的私家车牌照被株洲的司机套牌,那辆套牌车刚刚出了交通事故,受害人找到我索要赔偿,这可怎么办?我不想背这个黑锅啊!”陈昱烨听后心中有数了,不慌不忙地安慰这位居民:“按照《交通法》规定,您只需带着行驶证、驾驶证、身份证和户口本,向本地交警部门证实身份,便可还您清白。”听完这番话,村民像吃了一颗定心丸:“小陈,你一定要帮我啊。”“放心,法律不会冤枉一个好人的!”说罢,陈昱烨带着这位居民来到交警队,向警官说明情况后,按照要求出具了行驶证、驾驶证、身份证和户口本,交警通过比对,确认了四证一致的事实,当即向株洲警方说明车辆被套牌的情况,从而妥善地解决了问题。事后,这位村民感激地说:“要不是你,我真的像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你就是咱社区百姓的‘法律顾问’!”

  法律援助中心开办后,陈昱烨每天晚饭后准时到村民家中了解情况,社区的3000多户人家,她跑遍了一大半,帮村民解决了数百起法律纠纷。

 

 

图为陈昱烨主持召开党员会议

 

  顶着压力,建成社区活动中心

  由于工作出色,陈昱烨于2011年1月被组织安排到长沙县湘龙街道湘郡社区任支部书记,成为长沙县最年轻的社区党组织负责人。刚到社区,就有居民向她反映:“平时想聚在一起聊天都没有地方,要是有一个公共活动场所就好啦!”陈昱烨听后亲自带队,花一周时间进行了考察,发现红树湾小区2号楼架空层空间大、位置居中,非常适合建小区活动中心。但由于架空层的所有权属于业主,必须征得7成以上业主同意才能建活动中心。社区工作人员上门征求意见时,很多居民以为社区会把这里建成经营性场所,不愿意配合。其中有一位谢姓居民,坚决不同意签字,这让陈昱烨的工作,举步维艰。

  面对困难,她没有畏难而退,连续一个月每天晚上带着社区干部向居民解释修建活动中心的目的,并张贴承诺公告,绝不盈利一分钱。她还五次登门去谢姓居民家,第一次吃了个“闭门羹”,“我休息了,你们回去吧。”第二天陈昱烨改变了策略,“谢叔,今天找您当社区‘议政员’,对小区管理有什么意见,尽管提。”喜爱高谈阔论的谢叔听闻打开了门,一来一去的交谈中,谢叔消除了“戒备”,陈昱烨借机跟他提起建活动中心的事,并邀请他参加志愿服务队。见谢叔有些心动,陈昱烨向他保证“坚决不盈利,纯公益用途。”“那影响我午休怎么办?”“您放心谢叔,活动中心作息时间是早9点到11点,下午2点到4点,保证不打扰您午休。”“我还要再考虑一下。”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等陈昱烨第五次去他家时,他终于主动在协议书上签了字。

  红树湾小区文化苑于三个月后正式对外开放。在陈昱烨的带领下,社区在一年之内还建立了社区服务中心,成立了多支志愿者服务队伍,筹措社区活动经费数十万元,开展活动数十次,深受居民喜爱。

 

  创新举措,让困难村民沐浴暖流

  2016年,陈昱烨又来到金井镇金龙村担任党支部书记,她用真心真情为困难村民送上组织的温暖。金龙村70多岁的罗大爷跟儿子儿媳合住,但因儿子常年在外打工,与儿媳的关系不好,他长期分灶做饭,单独生活。老人的厨房破烂不堪,一下雨就漏水。生活窘迫的罗大爷还患有肺结核,每月光吃药就要花掉几乎全部的生活费,但因他与儿子共同居住,连续5年评议低保户和危房改造项目,老人都未入围。

  “老人的困难摆在我们面前,党组织不能不管。”陈昱烨说。鉴于罗大爷的实际困难和特殊情况,2016年8月,陈昱烨向村两委提议,并经村民代表大会同意,从村级困难帮扶资金里拿出1.8万元,将罗大爷的厨房改造一新。“你就像我女儿一样贴心!”罗大爷感激万分。

  “有些家庭遇到特殊困难,一时无法享受到政策扶持,我们除了动用村级困难帮扶资金外,还会以村两委名义呼吁社会帮扶救助。”陈昱烨利用村两委互联网爱心平台,先后为村里两位白血病患者募集了50万元,帮助他们战胜病魔,度过难关。

  美丽的鹅卵石必须经历激流的洗涤,苍天的大树必须经历风雨的冲刷。“我万分自豪,只因‘大学生村官’这响亮的名字;我意气风华,只愿给农民带去那一点‘阴凉’!”如今的陈昱烨,仍然每天奔走在村民中间,践行着她八年如一日的大学生村官初心。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