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家的合作医疗缴费不是俺自己跑去交的,打这个卡片上的电话,大学生村官就替俺办好了。”说这话的,是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仓集镇老党员朱长华。他提到的卡片,是大学生村官群众事务托办连心卡,也是大学生村官便民服务举措。小小卡片搭起了干群连心桥。
小小一张卡,可解百家愁
宿城区双庄镇大学生村官程青最近多了一项工作:为村民发放“连心卡”。“您以后遇到什么事,需要我做的话,就打这个电话找我,我来帮您办。”程青的一席话,让周围领卡的村民连声称好。
从2012年起,宿城区在全区大学生村官中实施大学生村官群众事务托办“连心工程”,将群众急办、难办、常办的事项交给大学生村官代为办理,并组织大学生村官印制“连心卡”发放给村民。笔者看到,群众事务托办“连心卡”的正面印着到村任职大学生村官的姓名、职务、联系电话和监督电话等,背面印有出生登记、户口迁移、计划生育、大病救助、合作医疗、五保低保、涉农补贴等12类群众托办事项。群众手拿“连心卡”,只需拨打卡上的服务热线,大学生村官就会在最短时间内上门为群众服务并到有关部门办手续。
“不但方便,还省钱。”宿迁市宿城区南蔡乡长庄村老党员吴长柏拨打托办电话并表达翻建房屋的诉求后,大学生村官王力就主动上门了解情况。“用手机替俺拍了危房的照片带回乡里审核,要是找照相馆人来拍照,得花45块钱。”吴长柏说。“过了三天就反馈结果了。俺家房子因为在规划区不能翻建,只能到镇上买房子。为什么、怎么办,大学生村官都对俺讲的一清二楚,俺也心服口服。”
“仅此一项,大学生村官一年就能为全乡群众节省办事成本5万元以上。”宿迁市宿城区南蔡乡组织委员、人武部长李冬告诉笔者。据统计,目前宿城区大学生村官共发放“连心卡”65000余张,覆盖群众达15万人。
一站式服务,无需往返跑
“只要逢集,这群大学生村官就来我们组,为我们收集办理事项,减少了我们来回跑的次数。”宿迁市宿城区陈集镇河东村村民吴恩龙高兴地说。
为提升大学生村官群众事务托办工作成效,宿城区面向全区16个乡镇街道设置了大学生村官群众事务托办点和流动服务点130多个。其中托办点主要设置在各村居的党群服务中心,安排大学生村官定期办理服务登记。流动服务点主要是轮流安排两名大学生村官,利用周末或者集会时间走上街头开展事务托办咨询服务,现场接受群众托办申请。该区还制定“连心卡”发放登记表和托办事项汇总表,对群众托办事项每周汇总、每月装订,全面掌握大学生村官服务群众情况,跟踪了解群众事务办理情况。
“在建设过程中,我们努力提升托办点的规范化程度,把事务托办的载体建好建实,做精做细,为老百姓办实事、解难事提供良好的平台渠道。”宿迁市宿城区委组织部大学生村官管理办公室负责同志告诉笔者。
鼠标轻轻点,办事不出门
在采访中,笔者了解到,宿城区还积极利用网络平台推广便捷安全的群众事务托办工作。罗圩乡大学生村官试点建立了一个名为“惠民E站”的大学生村官服务系统,按照“一点一联一平台”的载体设计,由大学生村官抱团建立一个乡镇级群众事务托办点、一个志愿服务联盟、一个网络服务平台,在网上开通创业指导、用工信息、远程教育、产品推介等帮办代办服务通道。群众只要轻点鼠标,在网上申办自己的急事难事,即由大学生村官进行全程托办,确保群众事务“不出门、不费力、不花钱”办结。
“像我们长期在外地工作,对老家合作医疗的办事流程根本不熟悉,以前都是家里老人来回跑来回办。现在大学生村官建了这个服务网站,今年我们家合作医疗就是通过网站找到大学生村官办好的。”家住宿城区罗圩乡罗圩居委会的外出务工人员陈建军告诉笔者。
“探索建立大学生村官群众事务托办‘连心工程’,既是做好新形势下农村工作的有效尝试,也是锤炼大学生村官综合素能的有效形式。”宿迁市宿城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区人大人代联委主任王莉告诉记者,“通过机制设计,让大学生村官真正走下去、走出去、走进去,促进他们在更短的时间内做更多的实事、汲取更多的群众养分,这也是我们大学生村官培养管理的‘本质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