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东海大学生村官当上敬老院院长
2013-08-26 17:47:00  来源:苍梧晚报  作者:吴淑珩 徐翔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一般人眼里的乡镇敬老院院长是什么模样?我市乡镇养老机构负责人多为50岁左右的中年人,或为福利机构的从业人员、乡镇干部。日前,东海县的一个尝试打破了传统局面,部分大学生村官担任起了乡镇敬老院院长,他们用鲜活的思路、崭新的理念给养老院老人的晚年生活注入了新鲜的活力。

  今年27岁的郝梦妮,是东海县2008年录用的村官,之前她分别在曲阳镇兴西村、曲阳村任职。她根本想不到,2012年8月,一纸任命将她和曲阳镇农村五保供养服务中心连在了一起。

  “刚来的时候根本不知道从哪儿着手,老人们都觉得我太年轻,‘一个小年轻能有什么大作为?’这些老人几乎都是来自各村的五保户,想和他们沟通甚至建立更近的关系需要足够的耐心。”郝梦妮肩头的担子并不轻,服务中心承担着镇里半数以上五保对象的供养工作,这些人的平均年龄超过70岁,体弱多病、无依无靠,吃喝拉撒、行动坐卧都需仔细“过问”。

  “让大学生村官当敬老院院长,压力肯定有,但我们更应看到优势。他们思想活跃,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可以给老人的生活注入新鲜的活力。最重要的是他们懂得先进的管理理念并能够熟练运用,这也是我们先期考察的重点。”民政局一位负责人说。

  一年过去了,郝梦妮已让老人们刮目相看。在其负责的服务中心,郝梦妮利用闲暇时间自创了一套健身操,深受大家的欢迎。中心还开辟了一道爱心墙,贴满了记录老人们生活中温馨瞬间的照片,这成了老人们最爱驻足的地方。整洁的环境,齐全的设施,给生活在这里的六十多位五保供养对象提供了一个吃得好、穿得暖、住得踏实的家。

  事实上,郝梦妮只是“大学生村官院长”中普通的一员。作为我市养老事业发展的范本,东海县从2005年开始,借助省“关爱工程”建设项目,先后投入6000余万元新建和改扩建乡镇敬老院。但是长期以来,乡镇敬老院因机构性质不明确一直处于尴尬的境地,被老百姓戏称为“四不像”——不是企业、不属事业、不算非公实体,甚至没有独立法人资格,责任不明晰,地位很模糊,这让敬老院在运营中遇到了诸多麻烦。此外,敬老院以往的负责人由于不是专职,而且年龄偏大,尽管经验丰富,但从发展的角度来看,他们并非最合适人选。为此,东海县决定起用大学生村官担任敬老院院长。

  不仅如此,东海县还率先在全市完成了敬老院事业单位法人登记,从而改变了19所农村敬老院“四不像”的历史,权责明晰,使院内老人的待遇进一步提高,院长更设为全额拨款事业编制人员,这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年轻负责人的工作积极性,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