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专家为大学生村官王丙杰指导葡萄嫁接技术。
老专家们在宿豫区电子商务产业园调研。
老专家在义诊现场耐心问诊。
(图片提供:杨铵 李义良 徐辉 朱冠军)
10月21日,江苏省委组织部、省委老干部局联合组织的“银发人才牵手大学生村官服务苏北活动”在宿迁市启动,首批29名离退休专家与宿迁市数十名大学生村官“牵手”,采取实地指导、技术服务、业务咨询、建立“银发人才工作站”等形式,开展规划新兴产业、发展特色项目、拓宽营销渠道、致富农民群众等方面的服务。
据了解,首批加盟牵手团队的29名“银发人才”,是从70多名自愿报名者中遴选确定的,集聚了农业、林业、科技、商务、企业、医疗等方面的高级人才。启动仪式当天,适逢重阳节,江苏省林科院原副院长、林业专家李晓储格外开心,“这是我们收到过最棒的敬老节礼物!”他表示,老要有所养,更要有所为。能够运用自己的专业技术支持大学生村官干事创业,特别有意义。
简短的启动仪式过后,银发专家团即奔赴宿迁市宿豫区、沭阳县等地开展牵手服务。他们给年轻的大学生村官带去的,不仅是工作经验和技术,还有各种资源、理念和智慧。丰富的人生阅历,也是他们与村官交流的重要内容,省冶金协会副会长朱玉加动情地跟“徒弟”们分享自己3年困难时期在基层的工作经历,勉励村官“肯吃苦,才能带民富,用心走好人生第一步。”南林大老教授朱典想向有意创业富民、但苦于还没找到好项目的村官通报“家底”:“我在秸秆应用等方面有18项专利,全都可以拿出来跟大家合作。”宿迁市宿城区老科协常务理事蔡士福再三嘱咐宿豫区曹集乡孙庄村副书记王鹏,“你在工作中遇到任何困难,只要来个电话就行了。我自己坐车,自带干粮,你一口水都不要准备。”
老专家们的到来,让村官们喜出望外。“基层工作看上去容易,做起来难,仅靠一腔热情远远不够。”清华大学硕士、宿豫区顺河街道文昌社区主任伏广宇带着问题来到现场。他正在牵头一个电子商务产业园,亟盼商务流通领域的专家给予智力支撑,“牵手活动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向老专家全方位学习的大平台,也坚定了我们扎根群众、服务基层的信心,机会难得,值得好好珍惜。”
为期5天的试点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银发专家团先后赴宿豫区顺河街道、曹集乡和沭阳县贤官镇、新河镇,与38名大学生村官开展了面对面的交流,对33个创业项目进行了手把手的指导,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出建议150多条;医疗专家先后深入宿城区府苑社区、宿豫区曹集乡卫生院、沭阳县东园社区,为群众诊疗1112人次。
江苏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委老干部局局长庄同保表示,银发人才牵手大学生村官服务苏北活动,既有利于大学生村官更直接地学习老同志的优秀品质和工作经验,把成长进步的根牢牢扎在基层群众之中,也搭建了老同志把丰富实践经验和管理知识贡献给社会、传承给年轻人的新平台,为苏北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帮智出力。
牵手,带来了怎样的“见面礼”
—— 聚焦离退休专家捎给村官的“大礼包”
“要得好,老带小。”采访“银发人才”牵手大学生村官服务苏北活动之后,记者对这句话的含义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10月21日,短暂的牵手启动仪式之后,29名离退休专家便深入到宿迁市宿豫、沭阳等区县的街道和乡镇,为大学生村官捎上一份份厚重的“见面礼”。
“以前不敢想的事有人帮办了”
宿迁市是江苏的欠发达地区,对人才的渴望尤为迫切。宿迁市市长王天琦在牵手活动现场感慨地说,“高级专家难请呐,我们筹建中的市第一医院,招募了700多名专业人才,其中博士仅2名。”
省城大名鼎鼎的专家送服务上门,对当地大学生村官来说,是一个意外惊喜。记者翻看了29位“银发人才”的履历,个个“牛”得惊人:3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多位承担过国家级、部级科研课题,绝大多数是博导、教授,一线从业经历最短的也有30多年。
机会难得。大学生村官们纷纷抛出平常遇到的难题,如同“贪恋奶水”的宝宝一样,喝多少都不怕撑。
“我带领村民创办了一家木材企业,转型升级不知从何处下手?”
“我们生产的淀湖大米想制订品质标准,希望专家能给个建议。”
……
面对一双双充满期待的眸子,无论是在田间地头,还是在企业的生产现场,专家们都不厌其烦,号脉开处方,直到村官的脸颊上露出满意的笑容为止。
不仅有问必答,对那些羞于提问的村官,专家们还会主动出击。“用网络分销方式扩大梨子销量,你怎么看?”“水果储藏,你自己琢磨过有啥好办法吗?”……沭阳县新河镇一位“被考”的村官称,“这种启发式的指导,倒逼我们思考,眼界宽了,思路新了。”
22日上午,宿豫区顺河街道创客中心内,举行了一场科普沙龙。“我这两天走访发现,你们有几家村官办的小企业,是可以申报国字号高新企业的!”省冶金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朱玉加一句随兴发言,让现场炸开了锅:“高新企业?还国字号?”
“这样的事,我们以前想也不敢想!”面对村官们惊诧的目光,“银发人才”团队的专家们不仅指点路径,还分工落实责任。省生产力协会秘书长吴财郁负责项目材料申报,省科技情报研究所专家徐建民通过大数据检索,查验申报成功的把握有多大。“总之一句话,申报高新企业这件事,我们可以全程服务。”徐建民话音刚落,现场一片掌声。
“评上高新企业,一般企业所得税减免10%。”村官们憧憬着未来,信心满满。
省委老干部局副局长韩骅目睹此情此景,引发感慨:“既然是牵手,就要牵得够深,牵得村官满意。”
“恨不得把自己掰成两半”
在专家团队里,人气最旺的要数医疗组。9名专家均来自省城大医院,覆盖内科、儿科、妇产科和中医科,“这两天,恨不得把自己掰成两半!”在义诊现场,专家们对求医问诊的老百姓掏心窝子。
和大学生村官们对接上之后,医疗专家挑选了对医疗需求最为迫切的几个乡镇、社区开展义诊,上演了一串串感人故事。
在宿城区府苑社区,68岁的刘大爷早早等在义诊现场,向省政协原副主席、省中医院主任医师周珉问诊。“我肝里有个囊肿有钥匙扣那么大,想请您看一看。”周珉细细问诊之后,笑着握住老人的手说:“别紧张,就像我们人老了要长白头发一样,囊肿在正常范畴,危害不大。”刘大爷满脸笑容地告诉记者,“这样的待遇我们啥时享受过?”
临时搭建的义诊台前,67岁的居民戴良谋攥着病历看胃病,“以前去南京,要见这些专家太难了!个把星期才能排到号,路费、诊疗费、住宿费起码千儿八百。现在到家门口为我们看病,修的福啊!”
在沭阳,96岁的仲跻兰颈部淋巴处出现了一个小肿块,鼓楼医院内科专家武沪生当场否决了家人想做手术的方案,“盲目手术反而不利。”南京市第二医院肝病科主任医师徐乾,抄写了好几页用药目录随身带着,开处方的时候就拿出来看看,尽量选择对症且便宜的药,甚至不开药,“是药三分毒,平时多运动就是最好的良药。”
“送医疗到基层,就要送得百姓满意。”专家们表示,在医院门诊往往没时间跟患者细讲,甚至上厕所都掐着表,“其实,很多时候,对病人说上一句暖心话,比吃多少药都管用!”
治病更要防病。专家们在义诊的同时,也不忘普及保健常识。在沭阳县花园社区义诊现场,省中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医师苏建明发现,这里的风湿病患者较多。于是,她一面给患者诊断,一面抽空给当地的村官传授预防知识。心血管病专家杨国柱则指点前来就诊的老人,一起做养生“踮脚操”。
“有任何困难,都可以打电话给我”
“以前不太熟悉村官这个群体,这次牵手才知道他们的活力和在基层发挥作用。帮助他们就是托起农村的希望。”这是银发人才牵手之后的共同感悟,“可造之材,就要给足阳光。”
林苗圃,是个仅有200来户居民的小村庄,祖祖辈辈靠种梨卖梨为生,“一斤梨只挣几毛钱”。大学生村官岳章元到来后,牵头开发梨汁、梨醋、梨花鸡等20多种“梨产品”,销售额达百万元。
宿迁市1105名在岗大学生村官中,有626人实现网络创业,开办网店653家,网店年销售突破8000万元。而有些村官早就不满足“一村一店”,开始着手进军更广阔的蓝海。
在宿豫区曹集乡天同庵村,有一条由大学生村官牵头负责的“网络创业一条街”,长约1公里的村道两边,建起了200多间小铺,“京东”“淘宝”“苏宁易购”等30多家电商平台入驻,带动1.2万农民创业。大学生村官杨凌云等人为入驻企业提供“拎包创业”服务,助推胶带等特色产业在当地“裂变式”发展。倍感振奋的老专家们随后走进宿迁市电子商务产业园区,迎上来的是大学生村官、产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伏广宇,他对未来充满激情:”希望经过5年努力,使园区电商交易额突破1000亿元!”省商务厅原副巡视员于震支招,你们要有国际眼光,“下一步,跨境电商是新蓝海,要随时跟进……”李式军教授则跟村官们分享了自己的人生故事,再三叮嘱“宁愿自己亏,不能让百姓亏!”
在顺河街道,椿树居委会主任周财政紧紧握住南林大朱典想教授的手,“朱老师给我上过一门《木工基础》课,我就是翻着这本书,领着村民走上木材加工致富路的!”朱典想听了学生的成长经历也很激动,主动向“徒弟”发出邀请:“咱们继续师徒配吧,我有好多专利要和你合作!”
活动中,专家们纷纷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只要对农村发展有帮助,我所有资源都可以奉献。”朱玉加向村官们公开承诺。省农科院蔬菜研究院研究员沙国栋也反复嘱咐跟他结对的村官:“不要怕麻烦我,有任何困难,都可以打电话给我!”
江苏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委老干部局局长庄同保说,这次活动只是个开始,下一步将在徐州试点。江苏将逐步健全银发人才牵手村官的长效机制,推动银发人才服务苏北取得更大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