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用枸杞、紫白菜、雪樱子……这些不少人闻所未闻的养生野菜竟然被江苏省沛县胡寨镇胡寨村副书记王志引入规模种植。从今年6月起,王志与沛县其他两名大学生村官利用160亩生产基地,共同种植保健野生蔬菜,通过网络推销,一个月赚了5万多元。
“从小生活在村里,我就看到老百姓小打小敲种菜,收益不高还辛苦。”谈起创业的初衷,王志说是为了改变农村贫穷落后的状况。“野菜药食同源,既可做菜,长期食用还可治疗疾病、强身健体。这是我发展野菜种植的初衷。”王志指着胡寨镇草庙村里的一排农家大棚介绍说,“谁说野菜不值钱?相对其它农作物,野菜比较容易种植,还有养生价值,选择适销对路的品种,利润相当可观。”
为了适应市场需求,王志和沛县野生蔬菜研究所开展技术合作,培育出受市场欢迎的杂交品种,带动胡寨、张寨等镇的农民一起种植。“现在销售最火的养心菜,是三七和费菜杂交的,它像韭菜一样,可以一茬又一茬地收割。仅这一种新鲜野菜,一个月就能挣2万多元。”
试种各种保健野菜,又兼顾网络销售,不仅要在国内卖出名气,还计划销售到国外,王志一忙碌起来就停不下来。“从6月份开始,平均每天都能接到20多份订单,仅发货打包就需要3个小时,有时得招人兼职帮忙。”源源不断的订单让王志兴奋不已。
对于今后的发展,王志早有规划。“我打算从简单的深加工做起,把一些集中上市的时鲜野菜烘干,让养生野菜的保健功效充分发挥,把生态循环农业链做起来。”王志和他的村官伙伴们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