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来了村官就是不一样,真是帮了我的大忙了!”这是种粮大户陈白喜在刚刚被选派到偏远薄弱村桥东村任职的大学生村官朱靖的帮助下拿到80斤镇稻18号稻种时发出的一句感叹。
近年来,边城镇高度重视大学生村官工作,积极探索创新大学生村官成长机制,在培养、管理、使用上狠下功夫,保证了大学生村官队伍待得住、干得好、用得上。
据了解,该镇在大学生村官正式上岗前,集中进行一次理论、业务知识培训,培训结束后再下派到村。同时结合大学生村官培训需求实际,为每一位大学生村官逐一制定个人培养计划,并安排一名领导班子成员作为成长导师。要求大学生村官在参加村支部学习的基础上,积极参加镇里组织的学习活动,重点是政治理论、农村工作方法、农村实用技术知识培训。通过在具体工作中的实际操作和摸索,使其进一步了解所选派村的基本情况、熟悉农村工作的基本方法,掌握处理公务的基本程序等,同时为弥补实践经验和能力,按需求把大学生村官放到关键岗位进行轮岗锻炼,适时调整分工,不断促其健康成长。
为了给大学生村官在基层工作提供相对安全、舒适的环境,该镇统一解决了大学生村官的食宿问题,还统一办理了大学生村官在村工作期间的医疗、养老、失业等保险和住房公积金。乡镇领导作为大学生村官成长“责任人”,每月与大学生村官进行至少一次谈心谈话,了解大学生村官近期思想动态、工作情况以及遇到的困难阻碍,鼓励其扎根基层、创新创业。
同时该镇注重利用报刊、网络等媒体,大力宣传推进大学生村官创业的重大意义,引导大学生村官把农村作为自己创业的舞台,作为服务基层的平台,激发其创业的热情。并且加大专业化培训力度,邀请优秀农民企业家以及有经验的种养殖大户为大学生村官开展创业理论与技能、创业扶持政策及农业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培训,在项目选择、资金贷款、技术培训、市场开拓上给予多方面的帮助支持,帮助其实现想创业、能创业、敢创业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