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以乡镇换届为契机,定向选拔优秀大学生村官进入乡镇领导班子,让大学生村官能力提升有渠道、干事创业有舞台、成长成才有空间,走出了一条大学生村官培养使用的新路子。主要做法是:
一、深入调研,科学制定方案。2010年10月市县乡换届启动前夕,该省把选拔大学生村官进入乡镇领导班子作为换届调研的重要内容,组成4个调研组,深入全省11个设区市和部分县(市、区)进行调研,广泛征求基层干部群众对换届工作的意见建议。调研结束后,省委组织部部务会专门听取汇报,进行了专题研究,明确要选拔一批优秀大学生村官进入乡镇领导班子。
二、广泛宣传,营造良好氛围。为了在更大范围内挑选优秀人才,该省充分利用电视、报纸、党建网、政府网等媒体发布选拔公告。同时,各市、县(市、区)委组织部设立了选拔工作政策咨询电话,并通过给每名大学生村官打电话、在大学生村官QQ群发布公告等多种方式,广泛宣传选拔工作有关政策和要求,为开展选拔工作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三、科学选拔,保证人选质量。坚持把“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作为选拔使用大学生村官的根本标准,紧紧抓住报名、笔试、面试、考察等关键环节,做到严格资格审查、精心组织考试、注重群众公认,保证了人选质量。一是严格资格审查。采取个人报名和组织推荐相结合的方式,实行乡镇党委、县(市、区)委组织部和市委组织部三级审查、逐级推荐的办法,加强对报名人员政治素质、工作业绩等方面的审查,让现实表现成为参加选拔的“入场券”,有效过滤了一些“会考不会干”的“考试族”,把机会留给爱岗敬业的“干事族”,从源头上保证了选拔对象的先进性。二是精心组织考试。笔试、面试内容紧贴大学生村官工作实际,笔试题型上采用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题型,面试方式上采取结构化面试、竞职演说和差额推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注重考察大学生村官农村工作能力和实绩,把真才实学作为选人用人的“度量衡”,让“干得好的考得上”。三是注重群众公认。在选拔过程中,始终把群众公认作为选人用人的“风向标”,综合运用民主测评、民意调查、差额考察、差额票决、公示等措施,大力推行“两同步”的办法,即在大学生村官任职村和所在乡镇,均发布考察预告、开展民主测评,广泛听取任职村“两委”班子、党员群众和乡镇班子成员及同事的评价,让更多的群众参与到选拔工作中来,在更大范围内听取群众意见,确保选拔的人选既有实际工作能力,又有群众公认度,有效防止了“高分低能、重考轻干”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