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锦州市大学生村官让青春在抗旱一线闪光
2015-08-05 09:58:00  来源:中华先锋网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锦州市大学生村官组成突击队奔赴一线抗旱。(资料图片)

  “终于下雨了!”一句欢呼响彻整个庄稼地。久旱逢甘露,2015年7月29日,一场久违的大雨落在这片已经干涸不堪的土地上。正在地里忙碌的大学生村官们停下了手里的活,抬起头兴奋地看着天空。

  今年6月下旬以来,由于缺少有效降雨并伴随持续高温,锦州市凌海、北镇、义县等地旱情告急。锦州市的大学生村官们集结在一起,背负行囊,义无反顾地奔赴一线抗旱。来自城市的他们不在乎30多人挤在老乡家和帐篷里,在家还是孩子的他们在老乡的带领下,熟练操作笨重的柴油机或扛着水管步行几公里,他们不会因为遇到阻力就轻言放弃,因为从成为一名“村官”的那天起,他们就在践行“扎根基层,服务家乡,到村任职,无上荣光”的诺言。

大学生村官们操作水泵灌溉农田。(资料图片)

女大学生村官负责每日三餐。(资料图片)

  旱情告急 大学生村官冲上来

  7月15日,锦州市大学生村官收到义县旱情的报告,得知义县地区受灾严重。他们意识到:不论是作为大学生村官还是共产党员,面对着旱灾的肆虐,面对着受苦的百姓,他们必须冲上最前沿。

  锦州大学生村官联合会向锦州市委组织部人才办汇报了抗旱的初步想法与计划,人才办对大学生村官参与抗旱工作表示支持,并要求他们发扬不怕苦累、甘于奉献的精神,为百姓抗旱保收贡献自己的力量。

  大学生村官们第一时间发布了“抗旱救灾倡议书”和“召集令”,来自全市9个县(市)区的数十名大学生村官响应号召,以志愿者的身份奔赴灾区。在多方领导和相关部门的支持下,正式组建“锦州市大学生村官突击队”。

  义县谈家沟村是这次旱灾的重灾区,全村上千亩耕地中九成以上面积受灾。当地的政府部门积极组织农民自救,相关救灾部门也在连续作业。然而,由于恶劣的天气状况,旱灾正以惊人的速度蔓延,旱情越来越重,受灾面积越来越大。天灾面前,人的力量凸显。“锦州市大学生村官突击队”的身影迅速出现在这片龟裂的土地上,出现在抗旱救灾的人群中。突击队带着8台水泵,集体住在老乡家中,自己搭设帐篷,分配生活、办公、备品等区域,每日三餐都由负责后勤的“村官”们自己准备。他们入住当晚就召开第一次例会,确定工作分组,起草相关纪律要求和注意事项,一场抗旱的战役在这群年轻人中迅速打响。

大学生村官在村民家中搭设帐篷。(资料图片)

大学生村官坚持抗旱到凌晨。(资料图片)

  条件艰苦 大学生村官没有退缩

  一线生活条件的艰苦,并没有吓退这些“90后”的小战士们。

  “五点半起床;五点半至六点整理内务;六点至七点下地工作;七点至八点早餐和早会;八点至十一点半下地工作……”这是“锦州市大学生村官突击队”的作息时间表。

  顶着高温,他们起早贪晚,常常工作到凌晨。晚间召开总结会后,值班人员会整夜看守机器运行。30多人挤在村民的房子里和帐篷中,伏天的闷热难耐自不必多说,而不能洗澡的问题确实难坏了这群“城里娃”。有的女孩打趣道:“我身上黏得都可以粘苍蝇了。”

  说到苍蝇、蚊虫,一开始竟然成了“村官”们抗旱救灾之外的一大劲敌。为了保证厨房的卫生,“村官”们封锁了大门,以绕行的方式,减少苍蝇的进入。男孩们睡在帐篷里,有时半夜惊醒,觉得耳朵翻江倒海,侧身一倒,发现是小虫子爬了进去。到了后来,他们也竟习惯了这些“飞行生物”的骚扰,有时累得飞蛾落在脸上都无力扇走……

“村官”们起早贪晚忙抗旱。(资料图片)

“村官”们和村民一起架设输水管线。(资料图片)

  坚守一线 “村官”们尝酸甜品苦辣

  当严峻的旱情就摆在眼前,冲向抗旱救灾一线的大学生村官们能否担起肩头的重担?这些“娃娃官”能否真正扛起救灾为民的大旗?在别人的质疑声中,“90后”的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也向关心他们的人和关注他们的社会各界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不会操作水泵?不要紧。旱情面前,“村官”们做回学生向老乡们请教操作技巧。一次不行两次,一个学会了教下一个。如今,不论是柴油机、汽油机还是水泵,“村官”们都操作自如。三十多度的高温下,“村官”们把水泵连接上,和老农一起抱着水管头就往玉米地里钻,玉米叶子刮在胳膊上,留下一道道划痕,灾情面前,哪还有谁去管自己的胳膊是否已经“遍体鳞伤”呢?

  “你们是不是利用谈家沟村在作秀?”面对质疑,怎么办?由于旱灾比较严重,“村官”们的救灾重点工作主要集中在水源地附近的一等地、二等地以及一部分口粮田。灌溉的庄稼尽量选择现在已经结棒,是有希望救活的。为消除部分没有浇上地的村民的误解,工作开始前,每个突击组在确定浇地户时要对有需求的农户进行细致调研,形成说明,多与没浇上地的农户沟通,寻求理解和支持。工作结束后,突击组组长填写抗旱工作反馈表,将被浇灌田地的垄数、长度、亩数,水源地情况,所用设备情况都填写在表中,被浇灌田地的农户填写对抗旱工作的满意程度和意见建议,配工作实地图片留存,以方便总结归纳。为消除外界对本次活动是否作秀的质疑,“村官”们对自己有了新要求,节省水源尽力多浇一亩地,节约开销尽量少花一分钱,让农民了解自己要尽可能多地与百姓唠点知心嗑。

  庄稼旱死,是一年的绝收,而果树一旦死亡,其损失是无法估计的,下李恒沟屯村民吴大爷家的果树已经结果,现在旱情严重。“村官突击队”马上开会,派两个突击组对果树进行浇灌。引水、挖坑、传送水管、用水桶、水管直接浇灌……十几个“村官”各自分工明确,干得热火朝天。吴大妈买来了一箱冰棍送到山上给小“村官”们解渴,大妈感动地说:“你们救了我们家的命啊!”吴大爷悄悄告诉“村官”们:“老太太晚上都睡不着觉,想起浓密挂果的梨树一棵棵旱死,就抹眼泪。”直到傍晚,2号坑十七立方水全部抽完,吴大爷家的果林总算暂时缓解了旱情,看到眼前一棵棵喝饱水的果树,小“村官”们露出了笑容,摸摸手上磨出来的水泡,感觉一切都值了。截至6月27日12时,突击队共浇灌耕地82.5亩、果树190余棵。

  抗旱救灾的日子辛苦,却简单而又纯粹。每天下地干活,闲下来时与农民在地头谈天说地,不乏人生和理想。老乡们说:“这帮孩子错不了!”那一刻的成就感,让年轻的他们感到付出就有收获,再苦再累心也甜。“村官”们笑着说:“没有所谓的命运,只有不同的选择。既然选择了做大学生村官,不管多苦多累,都要救回乡亲们的‘保命田’!”

  大学生村官队伍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工作的生力军,他们来到抗旱一线,浇灌的不仅是农田,更是他们自己。每一次历练都是他们茁壮成长的养料,让他们更深刻地理解了责任与担当。正如一名“村官”在日记中写到的那样:“心怀壮志踏征途,满腹才情待日出,莫论乡村多少苦,田间问政仿鸿儒。投身社会大熔炉,化茧成蝶势破竹,携手幼苗共雨雪,赢得百姓著诗书。”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