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立博荣获辽宁首届“十佳大学生村官”
2013-01-04 14:33:00  来源:东北新闻网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2013年新年伊始,记者拨通了应立博的电话。电话另一端的声音十分欢快:新的工作,新的想法,新的举措,言语间充盈着理想和热情……

  应立博,大学生村官。

  2012年7月,罗大台镇张书村传来喜讯,村支书助理应立博荣获辽宁省首届“十佳大学生村官”称号。

  好样的!村民们高兴:“小博”又为咱村争光了!

  应立博也高兴,不仅是因为获得荣誉,更令他感到欣慰的是两年来村里的百姓真的把他当成了自己人。

  盘点自己在村里走过的时光,这个浓眉大眼、憨厚朴实的小伙子感觉很充实,“村官的生活是多彩的,虽然忙了点,但我乐在其中。”

  在应立博的“引领”下,记者与他一起走进了他多彩的村官生活。

  2010年10月,年仅23岁的省委选聘生应立博来到了罗大台镇张书村。像很多大学生村官一样,初入陌生乡村的不适应、村里百姓的不待见和具体工作的一时难上手等难以融入的尴尬,都很自然地摆在了他的面前。

  应立博是有准备的。为了能有更多的时间熟悉村里的情况,上班没多久,他就结束了通勤,住进了村里。

  一个星期过去了,没有接到具体工作分配的他有些着急。在一次翻阅图书时他发现,村部图书室的书不少,但很杂乱,许多图书并不适合农民看。应立博灵机一动,这个活他会干!于是,他用了一周时间把书整理出来,并抽空回到母校沈阳农大向同学征集种养殖方面的书籍和一些致富小册子,把它们充实到书屋里。

  书有了,没人来看,也只能是摆设。应立博通过村里的广播宣传书屋,并把电脑搬过来帮村民上网查资料、找致富信息。尝到甜头的村民越来越多,书屋也就成了大家都愿意来的地方,熟络后村民们都亲切地称呼他为“小博”。

  农家书屋迅速拉近了应立博与村民的距离,也更坚定了他主动想事、找事、干事的想法。

  在与村民的交往中,应立博发现村里喜好文艺的人很多,但缺少组织也没有排练场所。于是,他把书屋整装成既可供阅读又可排练节目的活动室,他还经常参与到节目的编排中。经过他重新包装的村表演队到各村表演,深受好评。

  室内的活动室有了,室外的却没有,一些舞蹈类节目没有合适的场所去排练。应立博心里又开始打起了新的算盘,兴修文化广场,选址是个难题。那些天,他转遍了村里的大街小巷,最后一个视野开阔,地理位置又好的地点出现在他眼前,可那是一片臭水塘,由于时间久远,已经变成一处垃圾场。要是能把这处臭水塘改造成文化广场,那真是一举两得。不仅解决了村民们的活动场所,也改善了村容村貌。他的建议得到了村领导和村民们的支持和响应,筹集资金、清理垃圾、填埋水沟……文化广场开建了。

  说到这儿,应立博停了下来,脸因兴奋而微微发红,我想此刻的他或许是想到了文化广场建成后的模样吧。顿了顿,他指着桌上招待用的富士苹果问:“您觉得这苹果咋样?”我笑答:“挺好吃的,就是个头大了点,吃完就半饱了。”他听完开心地笑了。

  在应立博刚进村的时候,张书村仅有几户种苹果,原因是这里种出的苹果个头小、口感也差,村民要想吃苹果都到邻村去买。为什么会这样呢,应立博了解到相邻的三个村种的都是寒富苹果,而这个品种是沈阳农业大学李怀玉教授培育出来的,这不正是他的母校吗。于是他通过组织部门联系,拿了一些苹果和土壤样品回到了农大,学校非常重视,专门抽调了几位老师帮助解决。查原因,想办法,此后他多次往返于学校和村之间,学技术,回村指导。当年秋天,苹果熟了,又大又甜。

  目前张书村以“千亩果园”为目标,已建成寒富苹果果园300余亩。种苹果的多了,运输是个问题。村道年久失修,毁损严重,雨天更是泥泞不堪。在村支书的支持下,应立博积极协助村“两委”班子召开会议,与村民代表共同商讨村道建设,争取上级资金补助,最终修成了一条通达沈营公路与罗铧公路的柏油马路。

  “我能为村民做什么,村民们又想让我做什么?”这是应立博到村报到前一天反复想过的问题,也是现在他仍会时常想起的问题,不过这已不再令他纠结,他知道只要心中装着百姓,踏踏实实地干,就一定能赢得信任与支持。

  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应立博一步一个脚印地践行着自己作为一个村官的责任与担当。自来水改造工程让张书村告别了多年吃水难,村容绿化改变着这里的模样……对他来说,村支书的支持、村干部的配合是他更好开展工作的保障,而村民们的信任与肯定则是对他最大的褒奖。

  2012年9月,两年村官任满的应立博被组织任命为罗大台镇副镇长,同时兼任张书村村支书助理。他对两年村官生活的回顾最简短的一句归结为:“我做的事都很普通,都是我认为作为一名村官应该做的分内事。”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