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青神“大肚”村官:心怀百姓难事
2014-11-07 13:45:00  来源:大学生村官网  作者:杜燕玲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外地人,共产党员,大学生村官,身怀六甲的孕妇”。在四川省青神县瑞峰镇杨柳槽村,乡亲们听到记者一提起这样一组词语,都会脱口而出一个亲切的名字:张静。按照他们的话讲,这个女娃儿就是村上飞来的金凤凰,走到哪儿都受欢迎。一名才刚到职不过半年多的80后年轻人,一名入党才不过一年的大学生村官,一名身怀六甲即将临产的孕妇,为什么乡亲们对她这样的亲切,她的过人之处又在哪里。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近青神县瑞峰镇杨柳槽村,走近张静。

  别看事情小 群众利益无小事

  眼前的张静,个子不高,一头干练的短发,圆圆的脸上始终挂着自信的微笑,要不是微微隆起的腹部,很难把一个即将临产的孕妇和她联系起来。刚到杨柳槽村,村上的乡亲们对小张都没有太深的印象。村主任宋亮告诉记者,这里的村官变动很大,一般就是半年,或者一年,乡亲们甚至觉得这个岗位就是年轻人一个跳板。然而,一件小事却不经意的改变了人们的看法。

  那是2013年7月,也就小张刚到不久,她在走访群众时,村民易学华说起自己的社保每月总比别人要少14块钱,这样的情况已经持续了1年多,好在钱不是很多,也就没有在意。言者无心,听者有意,细心的张静把这个情况悄悄的记录下来。回到家里,她就找到镇社保办,原来这是系统录入出了问题,再一打听,事情虽小,要纠正这个错误,却是要通过省里的相关系统。当时小张刚考上村官,又是外地人,镇上县上熟悉的人不多,但她没有放弃,打电话,找领导,上县城。在相关部门同志的密切配合下,张静仅仅用了三天就解决了易学华老人1年多的心结。当小张把退补的186元递给易学华老人手里的时候,老人拉着张静的手,一边喃喃地说:“小事情,小事情,看把你忙的……”一边用手拭去眼角的泪水。“只要用心给群众做一点点事情,群众都放在心头,看到一次说上一次,温暖了别人,也感动了自己。”这是小张的感悟。从此以后,乡亲们遇上了烦心事儿,麻烦事儿,总爱找张静,这个年轻的共产党员已经走进了乡亲们的心里。

  从不搞特殊 急难险重冲在前

  小张怀孕之后,村上的同志们都觉得成天上山下乡,对于一个孕妇来讲太危险,连拉带拽把张静“架”回乡镇机关上班。今年1月,全国第二次经济普查拉开大幕,张静主动请缨,要求深入到一线普查。

  说起经济普查,乡党委副书记杨芳在记者面前数落起张静来。那是1月底,小张在普查过程中得知一家农家乐位于瑞峰镇海拔最高的山头,她硬是咬着牙,徒步近4 公里,一步一步挪上了山顶。“听到说村干部都劝她不要再上去了,她硬是不干,非要亲自爬上去走访普查,一个孕妇爬上海拔近700米的山峰,现在想起都后怕,她倒好,回来之后,还不给我们说,要不是村干部说起,哪个晓得嘛。”想起当时小张扶着腰,气喘吁吁的站在这家农家乐门口的情景,业主吴建强到现在都还非常自责,“本来电话里头我都说了,把营业执照送下来就可以,可她硬是不干,说是要直观感受才能掌握原始数据。”瑞峰属于丘陵地貌,上山下乡的事情多了。记者问起家人是否担心时,小张答道,回去不告诉他们就是了。

  半个多月时间,小张行程达300多公里,走访工商个体经营户400多户。县统计部门的同志告诉记者,瑞峰镇的普查数据内容详实,数据准确,无一错报漏报。

  “大学生村官要热爱基层,扎根基层,增长见识,增长才干,促农村发展,让农民受益,让青春无悔”。这是习近平同志对大学生村官的殷殷嘱托,也是张静的小小梦想。作为一名外地大学生村官,她已经决定扎根在这里了,因为这里有她的爱情,有她的事业,还有最亲爱的乡亲们。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