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省万源市堰塘乡虾叭口村,郁郁葱葱的蔬菜地宛若一条绿色丝带绵延于山坳间,常年穿梭其间的除了菜农外,还有一位年轻帅气的小伙子——扎根此地8年的大学生村官张永春。
虾叭口村平均海拔1100多米,独特的喀斯特地貌,使该村严重缺水。以前,村民都是靠种植玉米、谷物为生,但因干旱和风灾,经济收入极低。2012年,刚担任村支部书记的张永春,开始寻求刨除“穷根”的办法。
虾叭口村虽然干旱缺水,但是离城区近,只需半个小时车程。独特的高山气候使此地蔬菜的成熟期比别处晚一个月左右,这不就是一个难得的商机吗?张永春很是欣喜,拿出了“成立高山蔬菜种植基地”的计划。
张永春与村里干部一同前往农业局请求技术帮扶。在农业局的指导下,几个月后,村里建立了第一个蔬菜专业合作社。合作社采取“六统一分”模式,即统一布局品种、统一生产标准、统一提供种苗、统一供应物资、统一指导技术、统一产品购销、分户生产管理。
“现在种菜很轻松,种子、技术都由村干部负责。”蔬菜种植大户李家宽说,蔬菜种子由村里统一采购,大家不仅不用出钱,农业局还给予一定的补助。
蔬菜成熟后,销售是不用愁的。虾叭口村与种植户签订了蔬菜购销合同,按照市场价格进行收购,市场不景气时便实行最低保护价收购,村民没有了后顾之忧,积极性大大增强。如今,全村有50多户村民共种植600亩蔬菜、800亩马铃薯,因为蔬菜质量好,深受各地销售商青睐,除销往本地的超市、学校外,还远销重庆等地。
虾叭口村的致富经验影响了周边群众。2015年,周边的布袋溪村、向家坝村的65户群众也开始大面积种植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