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生村官小菜篮”卖菜记
2014-02-28 15:14:00  来源:大学生村官报  作者:张大东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喂,村官小菜篮吗?我是丰源家园30号楼1单元的纪老太,给我送2斤芹菜、2斤西红柿来。”“好的,纪奶奶,马上过去。”放下电话后,大学生村官钟仿仿麻利地称完蔬菜,计算好价格7.60元,一路小跑送到了纪奶奶家。1月17日,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大学生村官钟仿仿、赵丹、顾苏洋、孙洋等发起成立坛山街道鹭鸣山庄社区“大学生村官小菜篮”,这是他们为居民登门送菜的一个场景。2月16日,笔者跟随他们体验了“村官小菜篮”卖菜的全过程。

  “西红柿怎么卖的?”“3.5元。”“黄瓜呢?”“2.8元。”早上8时许,孙洋来到峄城区金牛市场了解当天的蔬菜价,问了几个摊位后,他把几种菜的价格都记了下来,接着电话报给了正赶往开元蔬菜种植基地购菜的钟仿仿。“为了以最便宜的价格购进蔬菜,我每天早上8点左右都要来到市场调研当天的菜价。”孙洋说。问完菜价后,他就去购买蔬菜专用包装袋。

  笔者掉头来到钟仿仿几人购菜的基地。他们正在冬暖大棚里现场采摘黄瓜、西红柿、小白菜、茄子等。为什么要来这里采购呢?钟仿仿颇有几分自豪地说:“这些蔬菜都是我参与种植和管理的,我清楚它们生长的全过程。”看着笔者诧异的眼光,钟仿仿兴奋地打开了话匣子。“我是2013年考上的大学生村官,是开元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党支部书记,负责蔬菜的质量安全和新技术引进。拿茄子来说,这是去年入秋前种植的,采用的是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施的是豆饼肥和土杂肥,结出的茄子没有农药残留,品相也好。”孔村的大学生村官赵丹接过话茬说:“我俩和侯桥的顾苏洋几人一直有个创业的想法,看到蔬菜长势这么好,一合计就搞了这个大学生村官小菜篮。”

  交谈间,正忙着给西红柿幼苗施豆饼肥的合作社负责人李传法插话道:“蔬菜的种植倾注了大学生村官们不少汗水,因此,他们有一斤批发价便宜两角左右的购菜待遇,况且他们的盈利是用来捐助慈善机构的,合作社支持他们。”

  在合作社社员的帮助下,150多公斤新鲜蔬菜很快搬上了地头。清洗、过秤、付款等程序过后,顾苏洋一声吆喝“坐稳,直销点马上开秤了”,就开着电动三轮车向鹭鸣山庄社区奔去。

  居民已熟悉“村官小菜篮”直销点的销售时间和方式,早就围了过去。我们赶到时,孙洋已把当天的菜价挂了出来,正在摆放购菜流程图,并不时讲解蔬菜的种植和管理方式。“西红柿今天便宜5角,芹菜便宜4角,不快点就抢不到了。”社区居民边装袋边念叨着。“大姨您的12.6元,大爷您的8.3元……”半小时左右,刚刚购进的蔬菜就被抢购一空。

  鹭鸣山庄社区为“村官小菜篮”无偿提供了场地和桌椅,社区党工委书记王瑛说:“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建立最严格的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居民就是冲着安全和大学生村官的品牌来购买蔬菜的。但这里毕竟不是市场,因此小菜篮实行定时定量的销售模式。”王瑛介绍,“村官小菜篮”还通过电话订购、登门送货等方式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配送服务。

  11时许,大学生村官们打扫完摊点卫生,将当天盈利的30多元投进了慈善募捐箱。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