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有一位住板房的大学生村官
2015-10-29 09:39:00  来源:大众日报  作者:杨秀萍 刘卫东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以前只听说过大学生村官,2013年7月我村真的来了个叫李哲的大学生村官,小伙子毕业后就来到我村,这两年多的时间他和我们村两委一起办了几件群众最期盼的事情。”近日,在临清市金郝庄镇东张村,村党支部书记张瑞友说。

  东张村440口人,150户681亩耕地,多数人以种地和外出打工作为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李哲考虑如何让群众不出村就能致富。2014年春季他请来专家论证,根据土质和地下水质决定用15亩耕地搞大棚葡萄种植。由于存在风险,李哲决定自己掏钱和村民张瑞友、张瑞云、张新华、闫玉芹一起筹资30万元建起了5个大棚搞示范棚。如果收入好了带着群众一起搞大棚。建大棚后李哲就搭起了40平方米的板房。葡萄栽植后他天天住在板房内观察葡萄的长势。无论是春夏秋冬他都在板房内守候着大棚。他决心和村民一起把大棚变成示范棚,让东张村民发家致富,过上幸福生活。

  张瑞友说:“在搞大棚的同时村里的其他工作李哲也是积极主动。2013年的八、九月份由于雨量大而集中,沟渠淤积严重,田间的积水排放不及时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秋粮减产,随即李哲主动和村两委研究出了方案,并在当年10月份清挖了1200米的沟渠,保证了沟渠的畅通。”

  2014年春节前后,李哲对东张村150户全部进行了走访,对村民反映的问题作了详细记录。其中村民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有4个,村内两条路面的硬化,1000多平方米的垃圾臭水坑需要治理,需要建设健身广场,遇到天旱群众浇水困难。李哲和村里的干部一起讨论解决方案,发现“钱”是最大的问题。李哲在聊城大学时是学生会主席,他想到了很多以前的老朋友,于是他决定去聊城争取资金。也许他记不清自己坐了多少次公交车,跑了多少单位,说了多少好话,但是皇天不负有心人。钱争取来了,许多问题都可以解决了。

  2014年6月16日,麦收刚刚结束就在田间地头铺设了地下管道,到了9月底4000米的地下管道全部竣工,村民可以插卡浇水了。2014年8月中旬对村内的两条长700米、宽4米的路进行施工硬化,9月下旬竣工。2014年9月中旬开始对村内垃圾坑进行填平夯实,并进行了硬化,硬化面积1300平方米。广场上安装了20多个健身器材,一个羽毛球场、一个篮球场、2个乒乓球案,安装了3个400瓦的节能灯,供晚上广场照明,11月底竣工。2014年12月10日东张村举办了第一届农民冬季运动会,并吸引了不少外村村民。参加健身的群众越来越多,广场的环境越来越美。最近广场周围又新增添了10多个宣传栏,内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等。在人们健身的同时更进一步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也美化了广场环境。群众说:“我们这位大学生村官吃住简陋,可满心里想的是群众。”

  张瑞友说:“李哲来到我们村谁家有红白事他是必须参加的,抬桌子、扛板凳、端盘子这些活他都干。他的工作作风以及生活作风都给我们村的群众留下了深刻印象,树立起大学生村官的良好形象。”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