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前夕,嘉定区1339个基层党(总)支部完成了分类定级工作。按照区委“2017—2019年基层党建三年行动计划”要求,基层组织由高到低定为示范型、活力型、标准型三级。对于那些被列入“改进区”的基层支部,上级党组织对其进行帮扶改进和督促整改,对于那些不适应岗位要求的支部书记也进行了及时调整。“我们希望努力探索出一条理念创新、方法创新、制度创新的党建之路,真正体现出组织有活力、党员起作用、群众得实惠的实践成果。”嘉定区委书记、区长章曦说。
三张清单量化考核
哪个支部该定哪个级别,不是由上级组织部门说了算,而是按照一张“任务清单”来打分定级。在这张百分制测评表上,清楚标明每项考核内容,包括“思想引领聚合度”“组织成长活跃度”“制度执行规范度”等7条26小点,以及考评标准、每项分值、最终得分等。
将支部工作用“清单式”量化考核,是避免抓党建脱实向虚的一项尝试,这一原则也贯穿于整个基层党建三年行动计划中。与考评支部的“任务清单”相似,三年行动计划中还包括考评党委的“问题清单”与考评党员的“责任清单”,明确了6到10条考核标准,每条又细化为若干具体要求,并对应一定分值,总分100分。“清单”还有一票否决的内容,比如党员有丧失原则、歪曲党和国家形象的行为,党支部班子成员出现违法违纪行为等。
在嘉定区委副书记周金林看来,如果将党员比作细胞,那么党支部就好比血管,党委则是不同功能的器官,“只有细胞健康、血管有活力、器官正常工作,才能让躯体稳步运作”。
也有人会问,这样的规定是否过细甚至刻板?嘉定区委认为,党组织运作不能只有“自转”没有“公转”,上级党组织的指导性越强,同下级组织与党员的黏合度就越高,向心力变大了,党组织的战斗力也会变强。记者注意到,在三年行动计划中,党委“问题清单”的考核要求最细致也最严格。“抓党建是最大的政绩,我们就是要一级做给一级看。”区委组织部同志举了一个例子:区里某单位党委一把手作述职报告,经济术语说得很溜,党建工作一笔带过。“不合格。”区委领导把他的报告直接退了回去,最后这位一把手的报告改了四稿才算过关。
三项工程培养干部
去年9月,南翔镇白鹤社区党总支书记强晓红参加了“班长工程”轮训班。有别于其它培训学员满满一课堂,这次是一个25人的小班,“三天的课程内容很实际,包括基层自治案例学习、突发事件处置预案,收获满满。”
用清单量化考核基层党支部,说到底还是考核每位党员干部。为此,三年行动计划中还推出了“班长工程”“基石工程”及“育林工程”等配套工作。通过“班长工程”,在三年内对全区各领域党组织书记进行普遍轮训,提高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实际操作能力。
至于“基石工程”,主要是解决村居干部青黄不接的问题,从优秀毕业生、大学生村官、群团组织干部中挑选一批年轻后备干部进行重点培训。培训中一方面要把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摆在首位,另一方面也建立了结对帮带制度,确保每名“基石工程”学员都有一位政治合格、能力突出的带教老师。
那么,合格的带教老师又从何而来?这就是“育林工程”的内容。这些年,嘉定涌现一批有突出贡献的党组织书记。于是,让“基石工程”的“好苗子”去“育林工程”的“老法师”处挂职锻炼,通过“书记导师”的言传身教让后备干部能力得到提升。
吴少华原是江桥镇增建村党总支副书记,去年10月到12月参加了“基石工程”培训。除了课堂教学,吴少华还被安排在区教育局党群科锻炼。“作为基层干部,过去我更多是从下往上看,主要是领任务,通过挂职我能从上往下看,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工作主动性提高不少。”今年初,工作突出的吴少华顺利“转正”,成为村党总支书记。
三年时间循序渐进
抓党建不可能一蹴而就,三张清单要贯穿三年行动计划的全过程。
去年是三年计划中的“规范建设年”,重点关注党建规范化建设,坚持问题导向,分类施策整改落实。
“经过认真对照检查‘问题清单’,我们镇党委有了目标感、紧迫感与责任感。”南翔镇党委有关同志告诉记者,目前全镇在党建引领下积极开展创新社区治理。“我们想建一个音频社区,通过身边党员录音讲正能量故事,来教育身边人。”
在南翔镇永乐村党总支书记陆敏娜看来,“有了‘任务清单’,我们基层支部就更明确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主责主业意识得到加强”。比如,村党总支找出了廉政风险点,建立“小微权力清单”,理清工作流程汇编成册,并用展板形式向全村公示。
今年则被定为“巩固提高年”,关注健全完善长效常态机制,确保制度落地生根。“支部‘任务清单’要求搭建党员载体,使党组织发挥作用有平台。”安亭镇新源社区党支部书记沈静慧说,今年支部将夯实“党员驻居办公”的实质内容,让党员实实在在参与社区治理,提升基层党员的“曝光度”。
明年将是“三年行动计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全面提升年”,将聚焦模式的打造,通过三张清单的问题导向,补齐基层党建工作短板,建构“党委+”“支部+”“党员+”的“组织力提升3+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