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在去年村级换届当中,靖边县有61名大学生村官顺利走上基层领导岗位,入列村“两委”班子,其中4人任村党支部书记、43人任村党支副部书记、4人任村委会副主任、10人当选支位委员。为了实现人才培养与新农村建设的良好互动,近年来靖边县不断创新工作机制,按照人人成功、各得其所的培养理念,全方位、多角度搭建大学生成长成材的平台,为他们施展才华、建设新农村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
第一,倾心搭建创业平台,充分彰显大学生村官自身价值。为了引导大学生村官到农村基层创业, 2010年8月,靖边县委成立了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协调小组,建立起红墩界镇联合村、杨桥畔镇沙石峁村、杨桥畔镇九里滩村等三个创业实践基地,每年组织大学生村官进行现场观摩学习,提升他们的创业能力。截止目前,全县累计发展大学生村官创业项目计划12个,争取到中国扶贫开发协会面向村官项目3个,形成示范带动项目2个。
第二,加快建立人才平台,为大学生村官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2012年7月,靖边县委出台了《靖边县“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规划中明确指出,要在全县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计划”和“大学生创业人才培养计划”。靖边县委组织部着眼长远、立足当前,按照“派出去学、带起来学”的要求,把全县在岗大学生村官培训纳入到整个农村党员干部培训工作计划中,截止目前,累计集中培训5次,分期分批培训大学生村官180余人,依托中省举办的各类培训班培训大学生村官15人,选派17人赴山东寿光学习。
第三,不断开拓发展平台,实现大学生村官有序流动。为保证大学生村官干得好、流得动,靖边县实行“四定”大学生村官工作机制,即“定岗培养强素质、定期培训突重点、定严机制求规范、定明奖惩增活力”,从而确保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服务群众。截止目前,全县累计安置大学生村官53人,其中自主录用到县事业单位31人,结合全省公务员和选调生定向考录安置8人,向企业安置1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