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下活大学生村官流动这盘棋
2014-12-19 09:15:00  来源:大学生村官报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陕西省着眼于大学生村官工作的战略定位,在提升综合素质、历练本领上下功夫、使实招,经常抓、抓经常,通过创新机制、强化措施,分类培养、科学引导,着力使大学生村官“工作安下心、前途有规划、分流多途径、创业有门路”,助推大学生村官合理有序流动。

  真心关爱, 严格管理

  使“工作安下心”

  为消除大学生村官的后顾之忧,陕西省积极落实大学生村官待遇,制定合理的工作生活补贴政策。从2013年起,该省将大学生村官的年补贴提高到2.8万元,比2008年提高了33.3%。全省各地纷纷出台个性化政策,调动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积极性。榆林市神木县大学生村官的生活补贴参照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执行。宝鸡市陈仓区担任村两委副职以上的大学生村官,在享受大学生村官待遇的基础上每月新增补贴300元,并根据年度考核情况发放1200-1500元考核奖。

  陕西省、市两级组织部门通过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的方式,及时了解掌握大学生村官的在岗情况,防止县直部门违反规定长期借用大学生村官。汉中市对大学生村官实行量化积分管理考核,通过大学生村官个人述职、村全体党员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测评和村班子评价等方式,对大学生村官工作实绩和群众满意度进行考评,在评优树模、待遇补贴等方面体现“干与不干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渭南市通过明察暗访、跟踪督查等方式,抽查大学生村官在岗及工作情况,今年以来,将4名无故长期旷工的大学生村官予以解聘。

  有的放矢,分类培养

  让“前途有规划”

  培养有方向,流动才有序。陕西各市根据大学生村官的个人成长需求和农村基层工作的实际需要,因人施策,实施“差别化”培养。

  将政治素质好、组织协调能力强的大学生村官作为后备干部培养。渭南市指定镇(街道)党委副书记和村党组织书记担任大学生村官“辅导员”和“直接帮带员”,建立了“列席旁听”、“多岗锻炼”和“定期交流”等制度,使大学生村官处理村级事务和复杂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延安市黄龙县选派大学生村官到县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临时机构等进行短期轮岗,强化锻炼提高,将任职满2年的村官纳入科级干部竞争性选拔。汉中市西乡县大学生村官谯秋旭带领群众兴产业、促增收,被选举为村党支部副书记,2013年又被镇党委选派到矛盾问题突出的李河村担任村支书,他深入群众征求意见,耐心细致化解纠纷,受到群众的普遍称赞。

  将市场意识强、有专业技能和创业意向的作为创业人才培养,着力提高大学生村官带头致富和领富的能力。省里每年举办一期大学生村官创业能力示范培训班和2—3期创业基地实训班,引导和鼓励大学生村官立足农村和自身实际创业。咸阳市联合人民银行制定出台了《金融支持大学生村官创业的实施意见》,联合扶贫、科技、人社、财政等部门成立大学生村官创业指导团。渭南市联系专家为大学生村官量身定制创业方案,帮助创业项目落地生根,如为发展葡萄产业的大学生村官协调流转土地,协调小额无息贷款,落实技术人员帮带,改善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条件等,保证创业项目顺利启动。

  将所学专业对口、服务意识较强的大学生村官列为业务骨干培养,适时组织他们到对口部门和企业实践锻炼。铜川市选派专业对口的大学生村官到县内企事业单位和产业园区跟班学习,参与工业企业建设、农畜产业发展等工作,帮助他们积累经验。汉中市探索建立大学生村官到县直部门单位挂职锻炼制度,分批将大学生村官选派到专业对口的县直部门单位进行为期3个月的锻炼,为增长本领搭建平台。

  发现人才,择优使用

  使“分流多途径”

  慧眼识人才,流动才有力。陕西省对素质高、能力强、群众一致认可的大学生村官大胆使用,起到了巨大的示范和激励作用。

  鼓励大学生村官参与村两委换届选举。村级换届选举之前,省里要求各地积极创造条件,支持符合条件的大学生村官进入新的村两委班子。铜川市要求给每名大学生村官以实质性分工,通过组织程序,优先提名大学生村官进入村两委班子,鼓励特别优秀的担任村两委正职,让他们能够参与中心工作和各种急难险重任务,历练本领、增长才干。目前全省大学生村官担任村两委书记的有136名,副书记1729名,村委会主任50名,副主任278名。

  将优秀大学生村官纳入副科级干部公开选拔范围。2011年,宝鸡市委在乡镇党委换届中,共拿出19个乡镇副职岗位公开选拔,有13名大学生村官脱颖而出。2012年,拿出28个镇(街道)副职和市级机关中层科级岗位公开选拔,有12名大学生村官走上副科级领导岗位。汉中市明确要求“各县区在公开选拔领导干部时,要专门拿出一定的副科级职务从大学生村官中实施公选”,累计有15名大学生村官走上副科级领导岗位。目前,全省通过公开定向选拔,共有168名优秀大学生村官担任副科级领导干部,其中团县委副书记8名,县妇联副主席1名,乡镇党政副职159名。

  针对服务期满大学生村官,积极争取事业编制安置。

  宝鸡市建立面向大学生村官定向招聘事业单位机制,全市共有213名大学生村官被招聘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今年上半年将服务满两个聘期的43名大学生村官全部招聘为乡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汉中、延安、榆林三市拿出专门编制,对满两个聘期的在岗大学生村官全部安置。渭南市规定镇(街道)和县(市、区)事业单位在编制空缺的情况下,原则上要从大学生村官中招聘工作人员;对考核优秀和受到县级以上表彰的大学生村官,优先推荐录用。

  开拓思路,扶持引导

  让“创业有门路”

  转变旧思想,流动才顺畅。陕西省积极引导大学生村官转变就业观念,克服“等、靠、要”思想,为他们营造干事创业的环境,提供必要的扶持,搭建就业平台。

  落实创业扶持政策,积极为大学生村官创业提供服务。渭南市制定下发了《关于鼓励和支持大学生村官创业富民的意见》,搜集筛选一批投资小、见效快的创业项目,利用QQ群和简报,及时向大学生村官发布创业信息,积极组织他们参加推介、交易、洽谈活动。目前全省已有701名大学生村官通过自办、领办、合办等形式积极创业,带动7000多户群众脱贫致富。

  鼓励条件允许的县(市、区)设立大学生村官创业资金,建立创业培训示范基地。商洛市协调人社、财政、农业等相关部门,对创业大学生村官提供每人最高10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创办的企业符合条件的可入驻孵化基地享受相关优惠政策,并提供创业指导、注册登记、市场跟踪等绿色通道,对创业成功的提供2000元的一次性创业补贴。宝鸡市凤翔县建立设施蔬菜、畜牧养殖、果业发展等12个实践锻炼基地,先后选派50多名大学生村官分批学技能、长见识。眉县建立2个大学生村官“创业实训基地”和“农业科技实训基地”,先后分4个批次组织全县60名大学生村官到陕西宝深机械(集团)有限公司、陕西第五村猕猴桃专业合作社等实训基地进行实践锻炼。渭南市富平县组建大学生村官创业培训示范基地,并与东亚村镇银行联合举办了“东亚银行杯”大学生村官创业电视大赛,对获奖的个人或团队给予资金扶持。

  建立档案卡片,支持、引导各行各业招聘录用期满大学生村官。咸阳、渭南等地根据大学生村官专业特长和自身特点,着手建立专门档案库,与人社局人才交流中心联合举办面向大学生村官的专场招聘会。

  2008年以来,陕西省先后选聘大学生村官15217人次,目前在岗7439名,有7629名期满大学生村官完成了分流安置和再次就业。其中,通过公开定向选拔担任镇(街道)副科级领导干部的230人,占1.15%;定向考录为公务员、选调生的2546人,占16.73%;定向选聘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3400人,占22.34%。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