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宜君县村官康丽丽让村民先富口袋再富脑袋
2015-05-15 10:11:00  来源:大学生村官报  作者:张宝军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陕西省宜君县太安镇刘家河村,是个移民搬迁新村,下辖三个村民小组,68户236口人。2010年,康丽丽到村任职时,村里产业发展还相对滞后。“这娃朴实得很,一上任,就一直吃住在村委会。农闲时间,开展调研、熟悉村情、了解民意;农忙时间,深入田间地头,帮助群众干活,解决困难。”村老党员刘海义说,“这娃给群众带来了新的期盼。”

  在调研的基础上,康丽丽和村干部就人均耕地少、山水多的村情,提出发展大棚蔬菜、地膜玉米密植栽培、核桃经济林、养羊的产业发展道路,得到了村民的积极响应。

  康丽丽积极开展政策宣传,举办产业技术培训,还自掏腰包购买电脑,安装宽带,让村民及时了解市场信息、掌握种养殖技术。起初,群众对种植蔬菜有畏难情绪,她就带头建起5个蔬菜大棚,育苗、管理、出售……群众看到蔬菜收益好,也纷纷投入到这项产业中来。于是,她又牵头成立了刘家河村新圆蔬菜专业合作社,在网上联系买家,由村上统一批发出售,解决了卖菜难问题。在她的带动下,目前全村已建成大棚50余座。她还争取到大棚灌溉项目,解决了缺水问题。

  2011年,康丽丽顺利当选村主任。同年,她和宜君小伙喜结连理,把自己变成了一个地道的宜君人。

  “群众这么信任咱,一定要把村上的事情办好。”多年来,康丽丽带领群众发展地膜玉米606亩,建设核桃经济林800多亩,和50户村民集资成立了飞洋养殖专业合作社,被群众推举为理事长,建成5亩20间羊舍,养羊150余只。如今,一个种养结合的生态种养殖基地已经形成。

  群众的日子好过了,但赌博、酗酒等陋习还存在。康丽丽觉得,群众不仅要腰包鼓起来,还得精神生活丰富起来。为此,她争取资金,为村上翻新文化广场,建起图书室,牵头成立广场舞队、篮球队等。农闲时间,她带领群众健身娱乐,坚持下午约村民来村委会看书、下棋等。

  5年来,康丽丽团结村“两委”班子,一心一意谋发展,刘家河村人均纯收入由2010年的4365元增长到去年的7920元。她也先后被评为铜川市第二届“十佳大学生村官”、陕西省第四届“大学生村官创业明星”等。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