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贯彻全国、全省大学生村官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大学生村官工作各项政策,进一步提高各级大学生村官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水平,8月26日至29日,陕西省委组织部举办了全省大学生村官管理人员培训班。该省11个市(区)委组织部分管副部长、大学生村官工作科(处)室负责人和107个县(市、区)委组织部分管副部长参加了培训。大家进一步明确了政策,相互交流了经验,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讨论,达到了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能力的目的。
培训班上,陕西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委党建办基层办主任田晓东对进一步做好大学生村官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提出了7点要求。一是提高思想认识。要深刻认识到,做好大学生村官工作是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输送新生力量的现实需要,是为基层干部队伍输送后备人才的重要渠道,是为党和国家长远发展培养接班人的战略举措。二是完善选聘规划目标。要从本地经济发展水平、新农村建设实际需要、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现状、大学生村官流动情况等因素出发,综合考虑现实需要,对选聘工作做出整体规划。三是提高选聘质量。适当提高选聘门槛,确保中共党员和本科人数均达到80%。针对大学生村官个人特点和当地需要,合理分配岗位。四是强化管理服务。要落实保障措施,完善结对帮带,强化教育培训,注重岗位锻炼,加强监督检查,促进大学生村官健康成长。五是完善考核评价机制。要以客观性、准确性为目标,科学设定考核指标,创新考核评价办法,充分运用考核结果,使成绩突出、群众公认、考核优秀的大学生村官得到合理使用。六是多方打通流动渠道。要鼓励留村任职,扩大定向招录公务员比例,加大选拔进入乡镇、县直部门工作力度,积极扶持自主创业,不断拓宽大学生村官发展路径。七是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组织部门和选聘工作协调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切实负起责任,统筹力量、密切配合,努力推动全省大学生村官工作再上新台阶。
近年来,陕西各地坚持从农村实际出发,选聘工作强调“党员身份多一点、本科学历多一点、适农专业多一点、本地生源多一点”的要求,保证总体结构符合农村实际;按照“把大学生村官当自己孩子对待、当重要人才对待、当后备干部对待”的要求,搞好传帮带;建立了大学生村官工资补贴发放、养老保险办理、自主创业扶持、合理有序流动四项保障机制,促进大学生村官工作稳步发展。全国大学生村官工作会议以来,陕西认真落实有关政策,特别是在加大使用力度上拓路径、出实招,全省已有150多人进入乡镇或县直部门领导班子,1046人通过选举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副书记,286人担任村委会主任、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