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旬阳六成大学生村官有序流动
2013-08-29 17:47:00  来源:大学生村官网  作者:刘宗广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该县吕河镇大学生村官余锋(右三)、刘忠定(左二)深入大棚为村民传授蔬菜生产技术。王 猛摄

  陕西省旬阳县建立教育培养、关爱帮扶、锻炼成长三项机制,让大学生村官既安心扎根基层、服务群众,又能得到锻炼成长,实现有序流动。目前该县已有80名大学生村官实现有序流动,占5年选聘大学生村官总数的60%。

  “三级联动”抓培养

  为提升大学生村官履职服务能力,该县建立三级联动培训机制,帮助大学生村官迅速转变角色,适应农村工作。一是抓好县级培训。新任大学生村官岗前培训时,邀请农业、林业、水利等部门专家联系实际传授农村工作技巧,让大学生村官在最短的时间内适应农村工作;依托县生态工业园区,建立大学生村官培养基地,采取“园区+院校+项目”方式,通过专家讲座、跟班学习与实践锻炼相结合,培养大学生村官的市场意识,锻炼发展企业的能力;坚持把大学生村官纳入全县干部队伍培训计划,组织大学生村官参加全县科级领导干部轮训班,与科级领导一起“充电”提升。二是抓好镇村实践培养。采取集中辅导、远程教育和帮扶启发等培养措施,组织大学生村官走村入户掌握社情民意,谈心交心了解群众心声,“三问三解”收集意见建议;依托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组织大学生村官到烟草、黄姜等10大产业基地蹲点实习,有46名大学生村官掌握了烟草、大棚蔬菜、林果、畜牧等农业产业种养技术,38名村官熟悉了党建业务知识,85%的村官成为村级事务行家里手、农业技术能手和农民致富帮手。三是积极推荐参加省市培训,让他们开阔视野,学习新知识,接受新理念,促进素质提升。全县累计举办各种培训班121场次,推荐参加省市培训34人次,人均参与各级培训8次以上。

  “三位一体”强帮带

  为促进大学生村官锻炼成长,该县建立起县级领导挂联制、组织部常态联系制、镇村结对制的“三位一体”帮带工作机制,让每位大学生村官都能感受到组织的温暖。一是县级领导挂联制。每位县级领导联系2-3名大学生村官,作为帮扶指导的对象,做到每两个月电话联系一次,每季度下乡指导一次,每年集中座谈一次,及时掌握大学生村官工作情况,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为大学生村官干事创业创造条件、树立信心。二是组织部常态沟通联系制。建立“大学生村官之家”和大学生村官QQ群,开通大学生村官服务热线,经常开展热点话题、农村工作和思想情感方面的在线讨论交流,在提升能力水平的同时,通过谈心谈话,及时进行“减压”,帮助大学生村官尽快度过“心理调适期”。三是实行镇村跟踪培养制。实行“3+1”跟踪培养,即一名大学生村官由一名科级干部、一名包村干部和一名村(社区)书记联系帮带,其中科级干部为“思想导师”,包村干部为“工作导师”,村(社区)党支部书记为“实践导师”,帮助大学生村官尽快转变角色,适应工作环境,进入工作状态。

  “三项措施”促流动

  该县研究制定了《切实加强大学生村官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明确大学生村官有序流动措施。一是鼓励村官参加招考。县里每年在镇事业单位招考时,拿出30%的计划定向招录大学生村官。鼓励符合条件的大学生村官参加公务员、选调生、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招录考试。二是打通破格提拔渠道。把考核优秀以及经选举担任村(社区)“两委”正副职两年以上、工作实绩突出、群众普遍公认的大学生村官列入后备干部,经组织考察,可破格提拔为镇或团县委、妇联会领导班子成员。三是加大公开选拔力度。县里组织科级干部竞争性公开选拔时,在满足任职条件的前提下,允许在村任职满2年、年度考核为称职以上的大学生村官报名参加公开竞争。目前,全县135名大学生村官中已有80名实现有序流动,其中公开选拔进入镇和团县委领导班子5人、考录公务员21名、选调生8名、事业单位38名、社区工作者2名、国有企业4名、自主创业2名。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