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结合今年乡政领导班子换届,不久前从全省优秀大学生村官中公开遴选了153名乡镇(街道)副职。鲜明的用人导向,对大学生村官产生了巨大的激励作用。刚上任的阳城县董封乡副乡长田路宵激动地说:“我们这些在农村埋头苦干的村官,不仅有机会成了公务员,还当上了乡官,以前从来不敢想。”
严把“入口关”是此次公开选拔的一大亮点。为了将那些扎实工作、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大学生村官选拔到乡镇(街道)领导岗位,该省在报考条件的设置上坚持素质第一的原则。明确要求报考人员在大学生村官期间担任过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或聘期考核结果为优秀,或受到过县级以上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表彰。据此条件,全省共有3246人报名参加遴选。
为达到好中选优、优中选强的目的,该省规定参加笔试人员的数量与遴选职位的比例不得低于10比1,面试人员与遴选职位按照5比1的比例确定,体检考察人选与遴选职位按照3比1的比例确定,还特别强调通过民意测评、实地考察、查阅资料、专项调查等方式对考察人员进行业绩测评,形成综合报告后按2比1的比例提交县委常委会差额票决。从而确保把最优秀的大学生村官选拔到最合适的岗位上。
遴选工作的“五公开”做法,即遴选政策、遴选职位、资格条件、考试成绩、遴选结果公开透明,营造了风清气正的遴选监督机制。对能公开的信息,及时在政府网站和有关媒体公布,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并邀请纪检、监察部门对遴选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
据介绍,山西省将集中对这些干部进行任职培训,提高他们的领导水平和工作能力,帮助他们尽快进入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