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罗平县鲁布革乡自聘村官引智入村
2013-02-19 14:44:00  来源:昆明日报  作者:罗霞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相信我们,带着知识和技术的积累,来帮助农村发展做些实实在在的事情,以己所能、致富农村、证明自己。”1月29日,在曲靖农业学校与罗平县鲁布革乡校乡合作启动仪式后,3位受聘的大学生村官将在为期3年的履职生涯中,用青春热情和专业知识,成为曲靖农校创新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实践者。

  校乡合作:

  开启引智入乡大门

  当天上午,罗平县鲁布革布依族苗族乡的会议室嘉宾云集,由曲靖农业学校和该乡携手开展的校乡合作正式启动。3名即将驻乡工作的大学生村官分别被任命为舌坡村和布依村党总支副书记兼农村经济综合办副主任,校乡合作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基地”和“合作基地办公室”,也在喜庆的鞭炮声中揭牌。

  “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过年收假后就开始培训,要把钱袋子鼓起来,首先要改变脑瓜子”。简短的启动仪式后,已带着行李来到乡上的3位村官,没顾得上收拾,就参加了校乡干部的交接会。“你们身兼数职,既是学校派出的老师,也是两个村委员干部的左右手,要学会农村工作方法,通过入户调查,想办法吸引农民参与技术培训,通过一人带10户,3年带动100户,培养一批农村发展领军人才,吸引更多的农民回乡创业发展。”曲靖农校校长任绍坤语重心长地叮嘱:“把心落下来,做到人在、心在、在岗、在状态。”两位在座的村党总支书记李家云和李树杰也热情地表示,“相互学习,并肩战斗,共同干出点名堂来。”

  罗平县委副书记陈志说,罗平是个农业大县,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土地这篇文章,需要培养出大批具有农业科技知识和技能,学有所长,用有所地的人才,鲁布革乡具有“一脚踏三时,地处低热河槽,生物多样性等优势,有一批想干事的干部群众。同时,也面临着延长产业链缺乏科技支撑的劣势。曲靖农校真心实意地服务农村,自聘村官给试点乡带来了人才、科技和文明,最终将带来进步发展。希望合作做出成效,让老百姓满意,取得经验后将在全县推广。

  主动试点:

  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去年10月,曲靖农校一则网上招聘“特殊村官”的信息,引起了省内外许多高校毕业生的关注。经过两轮面试,来自云南农业大学的黄凯、红河学院的吴圆圆和华南农业大学的王学双,从30多个报名者中脱颖而出。胜出的关键因素是,他们不仅学农爱农,还在面试环节之一的调研方案陈述中,应用专业知识,在寻找当地新兴产业发展突破口方面有想法、有可操作性。据任绍坤介绍,由学校自筹资金招聘的3名大学生村官,主要依托他们对发展农业新兴产业进行项目选择,通过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培养一批新型职业农民领军人才,拓展农校服务农村的功能。招聘录用的条件,首选农村生源、有农家情怀,愿意用专业知识服务“三农”。作为尝试,学校与3名村官签订协议,除比照省上相关待遇发放村官酬劳外,对作出贡献的还有额外奖励。如果成绩突出,学校将来还可以通过考试优先录用。

  “小康不小康,关键在老乡”, 任绍坤说,曲靖市提出要在2018年全面实现小康,基础在农业,难点在农村,关键在农民,实施校乡合作就是要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农业部于去年选择100个试点县进行为期3年的试点,学校虽然不是国家试点单位,但有责任、有义务先行做好本土试点。选点鲁布革乡,将实施“三步曲”培养模式,一是引进门先体验,变要我学为我要学,避免出现“被培训”;二是干中学后训练,实行学徒制,按阶段实际效果分期兑现扶持资金;三是自己创再创业,根据学员兴趣和当地优势特色产业发展需求,自主选择相关产业进行一定规模的生产经营,实现“一户一特色”为重要内容的区域特色农业科技示范工程。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