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18日,我参加了中组部、农业部举办的大学生村官示范培训班培训,此次培训安排在到四川省成都市郫县农科村,共有来自云南和四川两省各地100名大学生村官学员。
此次培训时间很紧,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周,但在培训教师、各级领导、农科村村“两委”干部及全体工作人员的精心安排照顾下,我们在欢声笑语中收获了很多:学习了知识,增长了见识,增进了友谊,交流了经验,明确了方向,更坚定了当好一名大学生村官的信心。
在结业式上,我代表云南的村官作了交流发言,和全体学员分享了我的培训心得:感恩、愉悦、充实、信心。
一、生活安排无微不至,学居环境轻松怡人
从我们到刚到站下车开始,就有接站人员在车站等候我们,搬行李、找车接送、安排吃住,工作人员热情地接待我们,上门询问我们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忙,还特意关心饭菜合不合我们云南学员的胃口,每个环节都温暖着第一次从云南出远门来到成都的我。
刚进农科村,就感受到一股浓浓的魅力乡村气息:道路两旁绿树茵茵,绿化盆景错落有致、农家庄园温馨淡雅。在那里,我看到了农家旅游的生气勃勃,体验到了农科村独特的休闲绿色家园小调,更感受到了四川人热情好客的为人品格。
二、教学设置科学合理、学员交流互促成长
首先,本次培训安排了理论学习、经验传授、现场参观、讨论交流等环节,全面、生动、直观、深入。课程的设置安排,让我深刻体会到了组织和授课老师们的良苦用心。从理论学习,到思维方法创新,到实例讲解、经验交流,再到实地参观,每个环节每门课程都对我们大学生村官当前在创业路上遇到的问题进行了答疑解惑。
其次,此次给我们培训的老师既有多年研究主持农业农村工作经历的领导,又有知名的创业培训专家,还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农科村农家乐创始人宗书记。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师王建平教授的课更是生动而真实地让我们身临其境,在游戏和实践中直观明了地体验了创业的项目选择、准备启动资金、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让我们懂得了想要成功创业必须遵守的“游戏规则”。
再次,培训中,将参训的大学生村官分为到四个小组,给大家增加相互交流、讨论和学习的机会。尤其和已走在创业路上的大学生村官交流,让我看到了其他地方大学生村官在基层工作创业的风采,找到了自己存在的差距与不足,也从中得到了很深的启发。
三、对照先进,寻找差距,做一名不同寻常的大学生村官
一是加强学习,深入思考,让能力得提升。此次培训时间紧课程多,我回去之后将对照老师们的授课内容、课件,农科村、韭黄专业合作社、妈妈庄园的先进经验及各地优秀村官的成功经验,认真学习、反复思考、听取村民及领导的意见,结合我们村的实际,重新调整产业发展规划和思路,提高引领村民干事创业和致富的能力。
二是加强调研,吃透政策,让村民得实惠。回村之后,我将围绕我们村的核桃、花椒、烤烟、苦荞等支柱特色产业,学习政府在产业扶持、大学生村官创业、青年创业、农民创业等方面的相关政策,着重在核心价值、目标客户、传送渠道、关系维护、核心资源、关键业务、重要伙伴、成本构成和收入来源9个方面加强调研,力争在我村创办一个高原特色农产品专业合作社,我所在的村尚未形成一村一品特色品牌,下一步我将配合村“两委”成员重点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引导群众加快土地流转,探索路子,引导党员干部、致富能手、年轻返乡村民积极加入合作社,主动创业,带动致富。
三是加强宣传,疏通渠道,让民生得关注。回去之后,我们除了要通过网络、报纸、手机报、电视等媒体为本村做好产业、人文、自然风光的宣传,还要充分了解青年创业大赛、百度的“大学生村官金凤凰计划”等和创业有关的项目,疏通农产品外销渠道,让农民真正享受现代农业的发展成果。
还记得王建平老师在课程开始时就告诉我们:对于大学生村官来说,创业不一定就是要自己发展产业,其实就是实实在在地为村民们做点什么。我想我们既然选择了村官岗位,就应该心怀感恩建功农村、服务村民,就像习总书记在五四讲话中说的那样,我们要扎实扣好、扣牢人生中的第一颗扣子。
农村的舞台很大,我们要千方百计寻找机会,作为一名村官,我觉得“说得好”不如“干得好”,“干得好”不如“融得进”。我们可以因地制宜发挥自己的作用,不一定要干出多么轰轰烈烈的事情来,但只要踏实为群众做好每一件小事,用心融入农村,服务“三农”,就能把村民们的众多“小满意”串成一个“大梦想”,完成这个时代赋予我们大学生村官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