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旖:从深圳到云南当村官,图什么?
2015-07-10 09:40:00  来源:大学生村官网  作者:杨 涌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谢旖,深圳人,2011年云南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毕业,2014年选派为云南省巧家县白鹤滩镇库着村主任助理,2015年6月首次微信助农销售芒果2000余斤。

  信访经历,与村民心贴得更近

  记者:谢旖,你好,作为深圳人,大学读的又是师范专业,为什么选择到云南山村当村官?

  谢旖:我的先生是云南巧家人。我们在大学期间恋爱,2011年毕业后结婚。当时先生跟我回到深圳,两人都没考上公务员,我就到龙岗区龙城街道办事处信访办做临时工,他在法院做临时工,后来还在律师事务所干了一段时间。

  深圳带给先生的不只是经济压力,还有来自我父母的一些压力。所以他一直希望有机会回老家发展。我一方面比较尊重先生,另一方面觉得,不想总依靠父母了。在深圳,房价高,工资收入又低,生活来源主要靠父母赞助。2013年元旦,我生了小宝宝,更觉得做父母不容易。所以我决定跟先生回到云南创造我们自己的生活。

  记者:到偏远的山村闯一闯,锻炼自己。这对你来说需要很大的勇气和决心吧?

  谢旖:是的。2014年我们一起考云南巧家的公务员,结果他当上了人民警察,我做了村官。

  记者:当年在信访办,主要做什么工作?

  谢旖:一开始是在信访接待中心接待诉求人,第二年由于怀孕生产,就做信访办后勤工作。通过接待诉求人,我体会到只要认真细心听取他们的意见,跟他们讲道理,他们还是通情达理的。

  举一个例子:一次,街道城管执法队收缴了一位摆摊女士的菜,双方发生了冲突。这位女士投诉时说,城管在收缴摊位时,一同将她的三轮车也缴了。我联系城管的同志,对方回答“没有拿她的三轮车”。我耐心安慰她,帮她分析整个事情的过程,讲清城管不可能收缴三轮车的理由。后来,她就没有再来上访。

  记者:信访办的经历,对你从事村官工作,应该有所帮助吧?

  谢旖:是的。当时接触到的最多的诉求是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特别是春节前,人是一拨一拨地来。现在的工作比较得心应手,主要是与村民的心贴得比较近,他们能感受到我的真心和用心。

  微信朋友,对巧家芒果特感兴趣

  记者:到村以后,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谢旖:到了农村以后,特别想改变农村环境。村里连个像样的厕所都没有,垃圾处理也是露天焚烧,村委会连宽带都没有。

  村里有个腾达专业合作社,我建议他们通过电商平台把农产品销出去,后来发现合作社内部有问题,股东并没有具体划分股份,股权不清,使得想加入的人进不来,想离开的人也出不去,合作社名存实亡。

  记者:所以你想到自己微信卖芒果?

  谢旖:我们这里家家户户门前屋后都种芒果树,村民们从没有想过芒果可以销往全国各地,除了本地销售外,吃不完的就烂在树上了,很可惜。去年到村任职的时候,芒果已经下市了。今年6月18日,我开始在微博微信上推荐村民自家的芒果,目前已累计销售2000多斤了。

  记者:村里的年轻人就没有想过微信销售么?

  谢旖:没有。村里有不少年轻人,连电脑都不会,只有村委会才有电脑。微信销售,主要看朋友圈的消费实力,我的朋友群体大部分来自深圳,对云南村民的芒果比较感兴趣,所以销路还不错。村里一个小伙子刘青伟,他跟我一样是1988年生的,他不会网络销售,尝试微信销售后,情况就没有我的好,因为他的朋友圈大多是本地人。看到我用手机微信也能卖芒果,村民们都说太好了,巧家芒果终于走出去了。

  记者:谈谈你平时和村民打交道的体会吧。

  谢旖:村民们特别不容易。有位村民家里养蚕,一共3间房。一屋子蚕的成本是150元,如果喂得好,蚕茧可以卖到3000元左右,但需要精心照料,还要看市场行情。

  村里有个女残疾人,丈夫10多年前去世了,现有2个小孩,一个15岁,一个11岁。全家的经济来源主要是靠她踏三轮车载客。我去民政局了解,像她这种情况可以申请临时救助,一次性解决2000元左右,一年可以申请两次,上下半年各申请一次。

  真正感受到,心理上“断奶”的惬意

  记者:在村里和在信访办,都能接触到最基层的百姓,你觉得有什么不一样?

  谢旖:在街道信访办,我一般只负责接待工作,不大能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但在村里,尽力帮助村民是我的职责所在。

  到村以后,我更能体会到村民们真是赚的辛苦钱。尤其是销售芒果,无论上树摘,还是分捡装箱,都需要出力流汗。你只有帮村民做事,才真正体会到不容易。

  记者:现在感觉有什么收获?村民怎么评价你?

  谢旖:最大的收获,就是做事要认认真真。村民们觉得我是大城市来的,能这么吃苦不简单。而在我看来,这不是吃苦,而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最起码,我现在知道玉米是怎么长的,土豆是怎么种的,豌豆花怎么开的。这些在城市里是很难了解的。

  记者:能说说村官工作带给你的变化么?

  谢旖:我觉得以前的自己有一点娇惯吧,什么事都依靠父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懂感恩。来到巧家以后,我的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有了自己的家,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都需要我打点,真正感到了心理层面的“断奶”。从我个人体验来说,我希望有更多大学生到农村任职,体验生活,锻炼自己。

  记者:今后如何打算?

  谢旖:我已经在这里安了家,我将一直在这里干下去。我要尽快带动村民致富,把这里天然健康的特色农产品卖出去,这是我的事业。

  记者:希望你加油,祝愿你成功!谢谢!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