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到牛街乡龙街村下乡检查指导工作,无论是乡上的领导,还是村里的干部、村民都会交口称赞一个人。他叫黄健,2015年7月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是弥渡县一个偏远山区龙街村的大学生村官。
到村任职不到一年的时间,为何能赢得干部的广泛好评和广大群众的普遍欢迎并在村“两委”换届时全票当选村党支部专职副书记?带着这个问题,让我们来了解这位大山里的村官。
情系大山,主动选岗到山区
2015年9月大学生村官按综合成绩由高到低选岗时,大部分村官都很疑惑,黄健成绩靠前可以选择县城附近的村社却选了一个偏远山村。先不说山区条件恶劣他又不是山区人,就是离县城开车也要四个多小时的山路就够受的了。而这一切都要从他大学时候的山区支教说起。大学时候,作为学生干部的他跟随导师组织了一次到寻甸倘甸的爱心支教活动,他说:“学校的教室是新建的,然而学生还是寥寥无几,有些村民思想还是有点落后,认为孩子读书不一定能读好还不如在家做做农活,特别女孩就算书读成功也就嫁到远方回不来了。对于这样的情况,就算教室再好教师再好都还是不够啊。要是把山区建设好,让山里走出的学生也能走回来就好了……”,也就是这一段经历让他产生了毕业之后到山区工作的念头,于是才有了村官选岗时毅然决然选择了山区。
一摸二学,立志扎根于基层
刚到村里,这位满怀热血的村官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在村委会的前辈眼中,他就是个“孩子”,干不了什么事,无非就是来做电脑业务的,因此总是见他忙着做各种报表、材料,说的话、提的建议也没人会当回事。而他并没有放弃扎根于基层、建功基层的村官梦,在不断的与村组干部、村民交流实践后,他探索出了让自己融入村里的方式方法,那就是他和其他村官交流的一摸二学。
一摸,摸清村情民意,摸清村干部的治村思路。为了尽快融入到村里,使自己说话有点“分量”,黄健主动邀约村组长逐户上门走访,对村干部交代的事,不仅干完还力争干好,不断与村干部交流,摸清村干部的治村思路,与村干部团结一心,真正加入到他们的队伍中去。二学,认真学习农业知识,同村组干部学习办事经验和技巧。为了使自己发挥作用,不单单只是做些文秘工作。他在做好各项工作的同时,积极学习果树栽培、生猪养殖等农业知识,同村组干部学习办事经验和技巧,时间不久,村里有要嫁接果树的都会来村委会找他,一些农户猪、牛病了也会来找他,连村里兽医员都开玩笑和他说:“小黄,你是在抢我饭碗啊。”就这样,村里的大事小事慢慢的都离不开了他,村干部对他信任有加,村民对他夸赞不已。
“五个参与”,助力脱贫攻坚
为促进龙街村早日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黄健和村总支书记在不断实践中提炼升华“五个参与”助推脱贫攻坚,真正落实扶贫开发与基层党建“双推进”。
一是让村民参与脱贫方案的设计。为了让村民能够根据自家状况,制定相应的脱贫计划,他不知跑了多少路,一方面挨家挨户的宣传扶贫政策、调查信息,另一方面与村民促膝长谈自家的脱贫计划。二是让村民参与扶贫项目的申报。村委会附近的村民都知道,为了根据村民自家的脱贫计划找到相应的扶贫项目,这个村官和村干部不知熬了多少个夜晚,跑了多少趟村民家里。最后,每个贫困户都对应上了各自的扶贫项目。三是让村民参与扶贫项目的实施。为使有限资金做出更多的事来,缓解资金的压力,在他的带领下,广大村民纷纷参与扶贫项目的实施,保障项目更好更快的实施。为此,龙街不知得到过多少领导和项目施工单位的好评。四是让村民参与项目建设的监督。村民在参与项目实施的同时对项目建设进行监督,出现问题及时提出意见、建议,保障项目实效。五是让村民参与后续的管理。通过建立完善的扶贫项目管护制度及相关的“材规民约”,实行门前三包责任制度,公共部分分组管护的长效机制,真正让村民受益。
通过这“五个参与”的实施,龙街村可谓大变样了,建成的龙街集贸市场,总面积25亩,由大棚、广场、牲畜市场、小宗地四个部分构成。不仅让大山里有了集贸市场,而且每年摊位和铺面租金可实现集体经济收入15万元左右。同时,小学综合楼、核桃种植、生猪养殖等项目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
抗洪救灾,彰显村官敢担当
天有不测风云,2016年7月15,一场百年难遇的暴雨袭击了龙街村。那天,山洪肆掠,房屋倒塌,农林淹灭,群众陷入危难之中,连猪都无家可归。当时,正在县城开会的村官黄健看到村总支书记发来的消息,立马和领导汇报后赶回村里,协助村组干部组织党员突击队,制定群众转移预案,做好后勤保障。最后与村组干部一起将受困群众安全转移,无一人伤亡。
“我是大学生村官,我可以跟你们去动员群众转移,我会注意好安全的。”抢险结束的第二天,一大早他就和村总支书记讨价还价希望能够加入转移群众的工作队伍。最后他和村组干部挨家挨户查看险情,对可能有险情的村民进行转移。面对不肯离开自己家的村民,他就一次不行来两次,再三劝说其安全转移。
“这次洪水带走了家里的一切,粮食、家具、衣服……虽然全家五口人安然无羌,但往后的日子要怎么过啊?”当村民罗云成向他诉苦时,他一方面安慰村民,一方面通过QQ、微信、微博、众筹等方式在网上呼吁求助灾民,得到了很多人的关心和支持,并联系了当地放假回来的大学生将募捐到的物资及现金及时送到了灾民手中。“甘为阵前卒,破阵执戈戟”, 在抗洪救灾的路上他不拒艰险,用实际行动彰显出当代大学生村官的敢于担当。
“‘衙斋卧听萧萧竹,凝是民间疾苦声。’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要怀有一颗济世之心,俯下身去,沉着的是一颗为人民服务的心,抬起头来,仰望的是一片浩瀚无际的星空,一边是努力,一边是梦想。只有不忘梦想,努力前行,才能赢得人生精彩!”这是他发表过的一篇文章里的一段话,是的,他心系大山,有着一个扎根基层的村官梦。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要把村民放进心里,静下心,沉下气,把满腔热情和无悔青春奉献给善良可爱的村民,在农村增长见识、增长才干,才不枉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