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勒市建立帮带链助大学生村官更快适应农村,走出一一条培养锻炼大学生村官的成长成才之路。
“4+1”工作链。由市挂钩领导、乡镇党委书记、乡镇党政副职、住村第一书记结对帮助大学生村官,对工作方法进行亲传亲授,有14名大学生村官独立负责所在村美丽乡村建设、烤烟生产、人口普查、经济普查等重点工作。
“3+1”导师链。安排组织委员、站所负责人、村两委干部组成的“工作导师、专职导师、创业导师”,对大学生村官进行跟踪培养。有6名大学生村官与村干部共同成立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并担任理事会成员,争取贴息贷款100余万元发展特色农业,实现经济效益900余万元。
“2+1”共创链。邀请农科人员、致富能人开办“农家课堂”,对种植养殖技术进行实战培训,累计指导11名大学生村官与村干部共同发展葡萄、韭黄种植和竹鼠、野猪养殖,建成3个农业新品种高产示范基地,2所特色养殖实用技术培训学校,带动群众创业创收。
“1+1”接力链。市委组织部每年举办大学生村官交流会,乡镇坚持大学生村官每周例会,实行新老村官1对1引路。有5名新进大学生村官在原大学生村官的帮助下,通过分析农业市场及周边的环境,带领所在村群众共计发展2万余棵芒果产业,1万余棵核桃产业。有1名新进大学生村官向农村信用社贷款5万元发展肉牛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