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关县注重统筹协调,抓好服务、培养、管理三项重点,推动大学生村官政策落到实处,让大学生村官在基层留得住、在岗位上干得好、在事业上出成效。
抓服务强保障。一是保障有力。按时按标准发放大学生村官生活补贴,给续聘村官发放一次性安置费,为2016年前选聘的大学生村官统一购买社会养老保险、医疗、工伤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针对大学生村官群体的特殊性,在每个行政村及社区置备电脑、打印机、办公桌椅、炊具、棉被等办公和生活用具,为大学生村官提供工作、学习、生活保障,解除后顾之忧。二是加大扶持。相关部门积极鼓励并帮助村官自主创业,为他们找项目,简化创业贷款程序,开展创业培训,营造宽松的创业环境,激发村官的创业激情。玉碗镇火地村大学生村官蔡维在各级的支持下,创办了大关县火地村牧林茂业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吸纳社员8人,现存栏黑山羊100余头、本地黄牛10头、种植党参200余亩,2016年实现营业收入5万余元。三是搭建交流平台。定期召开村官座谈会,与村官谈心谈话,通过党建网、QQ群、微信、群发短信等方式为村官提供各类招考信息,帮助他们解读招考政策、提供各种资讯服务,有效推动村官合理流动。
抓管理促成长。一是完善机制。建立健全大学生村官管理和考核办法,建立领导干部结对帮带大学生村官制度和关爱机制、谈心谈话制度以及随机调研制度等加强对大学生村官的管理。县乡镇村三级干部结对联系46名大学生村官。二是给村官压担子。借助乡村两级换届的时机,有2名村官进入乡镇领导班子,有19名村官进入村两委班子。建立大学生村官包保联系制度,每名大学生村官包保联系一个村民小组(1个片区),村官们深入到村组农户家中,与群众交心谈心掌握村情民意,每月走村入户不少于5天,每月帮助群众办1-2件实事或好事,并做好群众走访记录和帮扶记录。提高大学生村官应对各种矛盾和问题的能力,丰富了他们的工作阅历和经验。
抓培养强素质。一是实行“排班”管理机制。组建1个排3个班,以大关县为排,翠华镇、玉碗镇、上高桥乡为一班,悦乐镇、寿山镇、木杆镇为二班,高桥镇、吉利镇、天星镇为三班。排、班活动紧紧围绕理论学习、业务交流、扶贫帮困、社会公益等内容开展,采取线上活动与线下活动、集中活动与分散活动、组织安排与自我组织相结合等方式进行。排每季度至少活动1次,班每个月至少活动1次。二是实施脱贫攻坚行动。向68个建档立卡贫困村选派46名大学生村官,使其大学生村官覆盖贫困村比例达100%。让大学生村官全面参与国办贫困户建档立卡回头看、云南省扶贫信息管理平台相关数据录入以及异地搬迁等工作。积极投身脱贫攻坚并在脱贫攻坚中当好精准扶贫业务员、宣传员、服务员、传递员“四大员”。三是加大培训力度。紧扣农业农村及脱贫攻坚工作重点开展村官业务培训,选派优秀村官参加省、市组织的专题培训班、把村官纳入全县干部教育培训主体班次规划,注重方式灵活性以及实效性。把所有在岗村官分批分期选派到县乡(镇)机关定岗培训。为在岗的每一位大学生村官订阅《大学生村官报》《致富天地》等报刊杂志,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让每位村官参加涉及农业农村工作的视频会议,以便他们及时了解政策方针和工作动态以及抓好贯彻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