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昭通90后村官宋佳:帮助别人 快乐自己
2017-04-24 15:02:00  来源:大学生村官网  作者:胡华伦 任凤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帮助别人,快乐自己。”这是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炉房乡鸡噜村大学生村官宋佳的座右铭,这也是他的真实写照。

  2015年10月,24岁的宋佳选择离开巧家县城温暖的家,到偏远的炉房乡鸡噜村当大学生村官,担任村主任助理。

  鸡噜村属于巧家县贫困村,交通不便,生活条件艰苦。自担任大学生村官以来,宋佳始终按照一名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坚守工作岗位,服务基层群众,以扎实的工作作风为群众办实事、谋利益,始终把群众的事当自己的事,把群众的困难当自己的困难,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事迹,在平凡的生活中书写精彩的人生,处处奉献自己,时时乐于助人。2016年年底,宋佳被评为巧家县第三届巧家道德模范助人为乐模范提名奖人选。

  谈起宋佳助人为乐,还得从这些“不起眼的小事”说起。

  宋佳刚到村的第二个月,鸡噜村野猪塘一位50多岁的老年人来村上办事,路上遇到下大雨。待老年人到达村委会的时候,全身都淋湿了。当时,还没等老人坐下,宋佳便跑去自己的房间,没过一会儿,便一手拿着干毛巾,一手端着红糖姜水出现在办公室。一边给老人擦头上的雨水,一边说:“老爷爷,你赶紧把红糖姜水喝下去,小心感冒。”等老人办完事,雨依旧没有停下来,宋佳劝说老人待雨停再走,老人依旧坚持要立刻回家。宋佳见老人态度坚决,便从自己的抽屉里拿出雨伞,让老人打着伞回家。老人怕还伞的时间没着落。宋佳就告诉老人伞不用还。老人却更不乐意了,说虽然他年纪大了,家里不是很富裕,但他有自己的原则,他不是那种喜欢占别人小便宜的人。宋佳赶紧说:“老爷爷,如果您觉得伞不还给我,打破您的原则了。那这样,伞您不用亲自还到村上,等我有时间,自己去取。”经过多次劝说,老人才愿意打着伞回家。

  从那以后,在宋佳的办公室,你会看到很多雨伞,那是用来方便群众的。每当来村上办事的群众遇上下雨天,他就会提供一把伞给对方,待雨停,又抽时间到农户家里,把伞取回来方便群众下次使用。

  由于炉房乡交通十分不便,群众到乡上或者县上办事非常困难,尤其是错过城乡客运车辆的时候。

  2016年3月18日,一位群众到村委会,询问可不可以一个月后再去乡上完善他的社会保障卡绑定手续。宋佳得知这位群众打算去乡镇的农村信用合作社办理社会保障卡绑定养老保险手续,当时因为家中一些事耽搁,错过了当天途经的路线车。又赶上家里在修房子,好不容易把时间腾出来,却错过了当天的路线车,第二天又是他家打板的时间。宋佳当时一听,就说:“走,我送你。”那位群众一听,就脸红了说:“我家大部分的积蓄几乎都花在修房子上了,我包不起你的车。”宋佳却面带笑容对这名群众说:“我免费送你去,再免费送你回来。走,要是再磨磨蹭蹭,你今天就真的办不了卡了。”

  从日常小事做起,从服务群众做起。担任大学生村官以来,宋佳始终坚持为民服务的原则,帮助村民打复印资料、开证明、咨询政策等,关注村民生产生活。工作中,他常说:“只有真正的感同身受,才能真正的站在困难户、孤寡老人的立场上,替他们解决当下困难”。他每到一户留守老人、残疾人家里,都会把自己的号码写给他们,并告诉他们,让他们需要买什么东西,就打电话给他,他在街上买了送到家里。

  就这样,逢村上赶集,大家总会看到他大包小包的往村子里送东西。原来,村里的个别留守老人、残疾人实在行动不便,有时需要什么生活必需品,都会打电话给他,他也不厌其烦的帮忙买了送去,有时甚至自己出钱掏了腰包,无论怎样都不收对方的钱。

  茶余饭后,人们问他:“宋欢(宋佳的别名),你这样赔了夫人又折兵的,为了啥?”他总是腼腆的露出微笑说道:“我想替这里的乡亲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我已经来了这里,不想让我的青春留下遗憾。再说,有些人每天抽一两包烟不也要二三十元钱吗,那样消费对身体也并没好处,我做不了大的事,尽管做一些小事有时也要用一小点钱,这些就权当消费了。”原来这样“消费”竟然能快乐自己。

  “能为身边的群众服务,是我的荣幸,也是我最大的快乐。”他常常这样说。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