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浙江富阳市积极探索大学生村官培养发展机制,先后出台了《关于调整富阳市招聘到村和社区工作高校毕业生工资待遇的通知》、《关于做好大学生村官有序交流工作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拓宽优秀大学生村官基层发展空间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初步构建了促进大学生发展成才的“三留”政策体系,进一步激发了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干事创业的激情。中组部部长李源潮、省委书记赵洪祝先后对富阳市的大学生村官工作作了重要批示,省委常委、组织部长蔡奇,省委组织部副部长、人才办主任姚志文等上级领导也多次来该市调研大学生村官工作。
提高工资待遇,让大学生村官“肯留”。建立大学生村官工资自然增长机制,将全市大学生村官工资统一调整为2500元/月,同时设立工龄工资,以第一年30元/月为基数,以后逐年按30元/月递增,目前该市大学生村官人均工资达到了4万元/年。加大对在村任职的大学生村官工资保障力度,特别增加职务补贴,按照村(社区)助理、两委会委员及副职、两委会班子正职三类划分,分别给予每月50元、100元、300元的职务补贴,并鼓励乡镇街道和村对工作表现优秀的大学生村官发放工作性补贴。实行择优享受事业单位待遇,对任村副书记及以上职务满一年且累计两年考核优秀的大学生村官,任职期间可享受乡镇街道中层正(副)职政治、经济待遇。
创造留村条件,让大学生村官“能留”。出台大学生村官岗位有序交流制度,对于工作满三年、年度考核均为称职以上且工作地不在原籍所在村(社区)的大学生村官,可以通过乡镇(街道)内部交流和跨乡镇(街道)交流,回原籍村工作,以更快地融入农村,熟悉事务,为参加换届选举打好基础。对于连续两个聘用期满,聘用期间年度考核均为称职以上,未进入村(社区)两委会班子且有意愿留村工作的大学生村官,统一安排大学生村务工作者岗位,市财政按每人每年2.5万元标准拨付给聘用村,给予一个缓冲期,使这类大学生村官能够有机会再做一次准备。鼓励各乡镇街道对大学生村官实行动态交流管理,对优秀村官进行有意识的培养,选派考核优秀、有意愿留村的村官交流到中心村、先进村、农业龙头企业、重点项目进行工作锻炼,学习优秀的管理经验和做法,为留村任职积累经验。每年安排部分行政村党组织副书记岗位,面向大学生村官定向公选,给有意愿在农村扎根发展的优秀大学生村官提供更大、更实的平台。
明确留村前景,让大学生村官“要留”。摒弃以往大学生村官报考机关事业单位和政府投资机构笔试单纯按工作年限加分的方式,采取按照工作年限、任村职务、近2年年度考核、获得荣誉情况进行结构化加分的办法,更加体现干事创业导向和绩效导向,为优秀大学生村官进入面试提供胜算,让真正“干得好”的村官能“考得上”。与择优享受事业单位待遇相配套,对于享受乡镇(街道)中层正职待遇满三年的行政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的优秀大学生村官,可安排乡镇(街道)专项事业编制,经本人申请、能力测试和组织考察后,还可纳入市管后备干部序列重点培养,从而建立起“大学生村官—村党政主要领导—后备干部—领导干部”的一整套培养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