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金华大学生村官戴赟赟的“甜蜜”事业
2016-02-26 10:13:00  来源:婺城新闻网  作者:苏晓婕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从小对养蜂耳濡目染

  戴赟赟是汤溪镇寺平村人,是一位名副其实的“90后”,在她的记忆中,小时候打交道最多的就是蜜蜂,因为她的父母都是有着30多年养蜂经验的养蜂人,别的父母都在家的时候,戴赟赟的父母却每年都要走遍全国各地去采蜜。戴赟赟告诉记者,在她5岁时,她就已经跟随父母从南往北一直到了内蒙古。“内蒙古主要的花蜜就是向日葵蜜,小时候我就住在一大片向日葵的中间,跟着村里的小朋友们一起玩耍,回到家就能看见爸爸妈妈,觉得十分高兴。”戴赟赟说。

  等到长大上学后,戴赟赟和姐姐就待在家里上学,父母每年3月份从家里出发,沿着江苏省、山东省、内蒙古等地一直到黑龙江省的哈尔滨,跟随着各地的花期走,一直到10月份的中秋时节,花儿差不多开完了,戴赟赟的父母才收拾东西回到家乡。问及为什么要全国各地跑,养蜂人则表示,本地的花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花开到哪儿就走到哪儿。

  中秋过后,结束了半年多的辛勤工作,蜜蜂虽说可以休息了,养蜂人的工作却还没有结束。“冬天正好是给蜜蜂休养生息的时候,养蜂人也应该为来年开始作准备了,给蜂箱进行修理,还要给蜂巢消毒、喷药,因为有些虫子会把蜜蜂的幼虫给吃掉,所以养蜂人在冬天也不能松懈。回到家的父母每天还是会去蜂场看看情况。”戴赟赟说。

  戴赟赟的大学在哈尔滨市就读,而长大后独自前往蜂场看望父母则是第一次,她还记得那是吉林省的一个小山区里,从哈尔滨坐火车花了9个小时,从火车站到乡下花了4个小时,又在乡村坐巴士花了3个小时,在村口坐上了父亲的摩托车才算到了蜂场。“人多的地方花源都不是很好,所以采蜜的第一个特点无非是越人迹罕见越好。”戴赟赟说,“每次在采蜜停留的地方父母都是搭帐篷住在深山,第一次觉得养蜂人不是那么好当的。”

  每年的3月至8月为蜜蜂的取蜜季节,到9月至次年的3月则为蜜蜂的繁殖季。说起蜜蜂,戴赟赟开始滔滔不绝了,因为父母的职业,她从小耳濡目染,因此对蜜蜂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往年每到寒暑假,戴赟赟也曾利用假期生活跟父亲学习如何养蜂、取蜜、装罐。说起被蜜蜂蜇伤的经历,戴赟赟表示这样的事情简直是一箩筐:“那时候跟父亲学习养蜂时,没少被蜜蜂蜇伤,很多时候都不想学了,不过总是‘好了伤疤忘了痛’,蜇过不久,又开始接近它们了。”

  利用互联网销售蜂蜜

  2015年9月,戴赟赟成为了白龙桥镇的一名大学生村官,在鼓励大学生村官自主创业的形势下,她开始思考起了自己的创业之路。戴赟赟心想,自家的蜂蜜不就是自己最好的创业产品吗,无污染、无添加的纯天然产品,势必可以俘获如今大多数讲究原生态产品顾客的心。

  最开始,戴赟赟尝试了如今最火的微信销售,在朋友圈先发着看朋友或者同事会不会选择购买,时间久了也慢慢积累了一些顾客,但仅仅是同事和朋友还是缺少购买力,戴赟赟认为缺少销售平台和渠道是如今最大的问题。“生产不是问题,但仅从身边的人脉来卖蜂蜜,销路是打不开的。”戴赟赟认为,销路打不开的关键是购买人群不够,如果能在互联网上销售,就能让更多人群了解到她的蜂蜜。

  说起互联网,再联系到自己网购的经历,让戴赟赟想到了淘宝,于是她开始将蜂蜜放在了朋友的淘宝店上销售,开始了互联网销售之路。戴赟赟告诉记者,一开始,在淘宝上买蜂蜜大多是问,少有人买,因为在网上并不确定蜂蜜的质量,但慢慢地顾客们尝试过后就对蜂蜜的质量表示了肯定,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前来购买蜂蜜。“现在销售的产品主要是雪脂蜜、槐花蜜、百花蜜等,还有蜂王浆、花粉、蜂胶等产品。”戴赟赟说。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