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村官蒋伟挺向乡亲们交出满意的青春答卷
2015-12-18 09:51:00  来源:大学生村官报  作者:杨涌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浙江省推选“千名好支书”活动引起广泛的社会反响,1000多名百姓喜爱的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走进人们视野,“好支书”现象成为浙江一道独特的风景。

  1000多名“好支书”中,有两名是大学生村官,分别是瑞安市湖岭镇卓庄村支部书记姚佳和开化县杨林镇号岭村支部书记蒋伟挺。日前,记者连线蒋伟挺,希冀通过他的成长轨迹,探寻让大学生村官群体共同分享的青春元素。

  图为蒋伟挺(右)入户走访,征求老党员对村庄治理的意见建议。 叶祖宏摄

  

  对照标准,做得还不够出色

  记者:蒋伟挺,你好!你作为开化县最年轻的村书记,入选“千名好支书”,最大的“本钱”是什么?

  蒋伟挺:我是5月28日在县委党校村书记培训班上才得知自己入选的。对我来说,与其说这是一项荣誉,不如说是一个鞭策,是村民和党组织对我的鼓励和期望。“千名好支书”的评选有一个标准,就是干事创业有思路、村务管理有规矩、服务群众有感情、带领队伍有办法、廉洁公道有口碑。对照这个标准,我做得还不够出色,需要付出更多实实在在的努力。

  记者:你担任村书记后,主要办了哪些实事?

  蒋伟挺:首先是加强村“两委”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做到重大问题集体讨论,充分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形成工作合力,村党支部把每月15日确定为党员义务服务日。我们村地处浙赣交界处,距离镇政府所在地10公里,是杨林镇龙山溪的源头,在“五水共治”中,我们号召全村党员带头垃圾分类,家家户户发放垃圾桶,每个党员负责帮扶8户农户,全村21名党员实行卫生责任区包干。

  上任伊始,我走遍了全村,发现村民对安装路灯的愿望比较迫切,便与有关部门积极联系,筹集资金,在村里安装了54盏路灯。今年又联合本镇其他5个村,实施了生活污水处理工程,涉及农户49户,目前已全部完工。

 

  担心的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记者:基础设施的改善,提高了村民的幸福指数。你感觉,目前村民还有哪些诉求,如何逐步满足?

  蒋伟挺:村民的愿望是多种多样的,但最关键的还是想口袋鼓起来,让日子过得越来越殷实。因此,我要趁年轻,创新思路,破解难题,促进发展。因为,大发展小困难,小发展大困难,不发展最困难。

  记者:入选 “千名好支书”,有没有增添新的压力?

  蒋伟挺:村干部和村民看电视知道这个消息后,没少给我祝贺鼓励。但我最清楚,他们心中都有一个心愿,那就是希望我拿出更好的成绩单。坦率地说,压力还是挺大的。担心盛名之下,有负重托。

  我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孩子,对农民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感情。我不是本村人,又刚刚走上书记这个岗位,面临的挑战是多方面的,主要是感到办法不是很多,点子不是很新。唯有不断学习、努力实践,才能消除本领恐慌。今年8月份,村民小五老栽种的西瓜,由于地处偏远、交通不便,迟迟卖不出好价钱。我尝试将他的西瓜拍照,发送到微信朋友圈,效果还真不错,很多朋友开车前来采摘,2000多斤西瓜很快就卖完了,小五老逢人就夸我。类似这样的事情,以后要做出更积极的探索,用先进理念引领传统农业转型升级。

 

  抓紧调研,让村中风光变成财富

  记者:消除本领恐慌,既要勇于探索,也要善于借力,你在这方面有什么考虑?

  蒋伟挺:农村工作繁杂琐碎,农村工作经验也需要经久积淀。不耻下问,拜高手为师是我在村工作的一大体会,也是开创新局面的“法宝”。我们镇上有个老干部带新干部的机制,让我受益不浅。比如,老黄牛式的干部黄应喜,处理纠纷有一套,他经常带着我到矛盾现场,言传身教,让我从中悟出了不少道道。现在遇到困难或者疑惑时,我还请他帮忙出出主意呢。另外,我们村还和本镇的东坑口村结成共建对子,经常在一起探讨村子的发展规划,取长补短,资源共享。

  记者:作为 “好支书”的一员,如何谋划村子未来的发展?

  蒋伟挺:20多岁的年纪,就挑起带领村子发展的重担,就获得这份荣誉,是我的幸运,更是人生的机遇。我要大干一场,向父老乡亲交出满意的青春答卷。

  我们村资源贫乏,耕地面积少,创业氛围不浓。农民人均纯收入才5008元,其中六成是劳务输出收入。村民中有一半左右外出务工,儿童缺少父母关爱,老人得不到子女关心,虽然在外赚到钱了,但是缺少幸福感。最近我一直在调研,觉得发展“农家乐”挺好,可以让老百姓在家门口致富。

  为什么这么讲呢?我觉得我们村虽然地处偏远,但却有着生态优势,优美的自然风光,清新的空气,还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壕岭关”,这一切都是城市居民的向往。我们计划依托“壕岭关”旅游资源,发展户外体验、走红军路、看最美夕阳、体验农家风味等旅游项目。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