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微微(中)在海星老年之家和老年人交流。 翁盈昌摄
丁微微(右)在小区施工现场,解答居民疑问。 翁盈昌摄
“老年之家好哇!小丁书记很给力啊!”11月16日,在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海星社区的老年之家,正在看报的老人张伟昌向记者伸出大拇指。三四间装饰一新的房间里,十几位老人有的在下棋,有的在打康乐球,看到社区书记丁微微,他们投之以会心的笑容。
丁微微在社区工作了9年时间,从一个普普通通的邻家女孩,成长为社区书记、“小巷总理”。“我所有工作的支撑点就是坚持。”丁微微说,“坚持带给我力量,坚持也带给我收获。”2015年年初,她被普陀区政府表彰为“综治维稳信访工作先进个人”,6月荣获“区十大优秀青年”称号。
为转移群众,撇下发烧儿子
“社区工作的特点是琐碎。居民说来就来,说有事就有事,任何情况下都要以饱满的热情去面对。”2006年,丁微微成为舟山市首批大学生村官,2008年任新街社区副书记,2011年任荷外社区主任,2013年任海星社区书记。
“一步步走来,感到身上的担子越来越重。”丁微微说,当助理或者当副职期间,把自己分管的那块工作做好就行,其他不需考虑太多。而社区书记就不一样了,社区内所有疑难杂症都要会“号脉处方”,“一把手责任感要很强,要敢于担当。”
为了这份“担当”,丁微微付出了超常的努力。在荷外社区,副主任余峥向记者讲述了2012年夏天抗击台风“海葵”的故事。
当时,荷外社区龙眼路1弄附近沿山一带,有许多破旧的出租屋,里面住的都是一些外来务工人员。“海葵”来临前,不少人抱着侥幸心理,不愿下山到避灾点。丁微微和网格成员们连夜冒着暴雨上山劝说他们,那一晚,她一宿没睡,5岁的儿子发着高烧,她却无暇顾及。
收回出租屋,改建老年之家
海星老年之家,是丁微微任职沈家门街道海星社区书记后的第一个“重大项目”。
“社区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让辖区内的老人老有所乐,老有所依。”在社区摸爬滚打多年,丁微微已经有了自己的工作方向和节奏。2013年5月,一到海星社区,她就主动了解辖区内人员的基本情况,挨家挨户走访,搜集居民生活的最新信息。
“社区总共有2820户,7300人,其中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就有580人,他们平时没有固定的活动场所,相互之间的交流也很有限。”丁微微说。她发起“银龄互助结对”活动,让社区里体健热心的老人和有生活困难的老人结对互助,平日里互相多些问候与照应,节假日给困难老人送去温暖和祝福。
海星老年之家所在地,过去是社区出租作为棋牌室的,租金用来社区各类活动的开支。丁微微觉得这样不行。“一是棋牌室多以打麻将为主,影响周边居民生活;二是社区老人应该有个活动场所。”她和社区一班人商量后,把棋牌室收回,重新装修,为老人提供了读书、看报、下棋、康乐球等休闲活动。制定并张贴活动室制度,安排社区老年协会会员每天2人轮流坐班,使老年活动开展规范化、制度化。
“开办老年之家后,反响很好。我觉得这是公益,宁愿不收租金,也要为居民考虑。”丁微微说。
带上群众诉求,登门“要说法”
随着新区开发建设,老城区道路改造、房屋出新等方面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矛盾。“牵涉到居民利益的事,就要做好居民与政府、居民与相关单位的沟通,尽最大努力让群众满意。”丁微微说。她向记者介绍了沈家门兴建路改造过程中遇到的一件事。
“记得当天,社区正在进行端午节包粽子比赛,忽然进来一群人,大约有三四十个。”丁微微说,他们不停地大声嚷嚷,“居委会还管不管居民的事了?”丁微微立刻请社区副主任继续主持比赛,自己和社区主任接待他们。
领头的四五个人说清了来意。原来,兴建路改造,路面下挖2.8米,铺设各类管道,来访的都是兴建路两侧的住户,他们反映住房质量本身就差,地基裂缝已经有四指宽,路一旦开挖,房屋就有倒塌的可能。居民们向建设部门反映,提出“把危房拆掉,否则不让挖路”。建设部门回复拆房不可能,由此引发矛盾。
丁微微把来访群众代表请到办公室,耐心分析路面改造的利与弊,抚平他们的情绪。随后,丁微微多次与建设部门衔接,要求对兴建路两侧居民的房子进行检测,形成检测报告,并在施工过程中跟踪检测。今年10月底前,建设部门对问题房屋进行了修复。
“帮助群众解决合理诉求,社区干部责无旁贷。”通过这件事,丁微微对如何服务好居民有了更深的感悟。
边干边总结,打造服务品牌
丁微微大学学的是社会工作专业,来到社区,她如鱼得水。今年初她总结的“五事”工作法,对社区工作长效机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拓宽民意渠道,方便居民“说事”。社区专门设立居民说事场所,每周确定一天为“居民说事日”,集中听取居民意见;组织网格团队成员定期到居民家中走访,发放联系卡,对于收集到的问题,能够解决的及时解决,需要相关部门协助处理的,及时上报。
定期梳理汇总,社区干部“理事”。通过每月一次的网格分析会议,汇总梳理当月收集到的民情,按照网格划分,将本网格内无法解决的问题经班子讨论后给出解决方案。一时难以解决的,及时向居民解释清楚,以免造成误解。
搭建互动平台,党员会议“议事”。在充分沟通协调的基础上,组织召开党员会议,就社区为民服务事项的落实情况,听取党员代表的意见建议。
整合多方资源,共建单位“办事”。对于社区范围内无法解决的问题,邀辖区共建单位协商,发挥各自职能优势,落实承办事项。
突出服务成效,居民代表“评事”。为避免为民服务事项出现决而不行、行而不实的问题,通过定期召开民情恳谈会、网格座谈会等形式听取居民的意见,对于居民不满意的事项,及时进行整改,力求打造群众信得过品牌。
丁微微已经与社区居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这份情,深深地埋藏在她的心底,伴她走得更远,走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