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义乌村官讲述鞭策自己成长的那些事
2018-07-27 10:03:00  来源:大学生村官报  作者:黄俊宏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编者按 盛夏之日,万物并秀。在基层锻炼了近一年的2017届大学生村官也积蓄了一定的经验。本期,两位来自浙江义乌的村官一吐他们入职以来的痛与乐。字里行间,诠释着基层工作的不易和他们对乡土的守望。

  【 文化 + 产业 】 这张牌打得不容易

  廿三里街道地处义乌东部,历来是商贸重镇。古时因距苏溪廿三里,离东阳廿三里,去义乌稠城廿三里,因而得名廿三里,素有“骆宾王故里、拨浪鼓之乡”的美称。我就是廿三里街道李宅村的一名大学生村官。

  兴业计划被搁置

  去年刚参加工作时,为尽快熟悉街道的整体环境,我一个人开着车走马观花逛完了43个村居。其中印象最深的就是李宅村,一个仅靠“鼻子”就能找到的村子。作为远近闻名的麻糖专业村,在占地仅60亩的村庄内,就有十五家麻糖作坊,一到冬天,糖香四溢,吸引着八方食客。

  “小黄,我们就只有一个要求!”到达李宅村的第一天,书记便一脸正色对我说,“我们村不比那些大村子,没经济来源,没办法事事争第一,但也不能垫底,你就给我个保证,绝对不能让李宅村在全街道排中下游。”我当场保证:“绝对不会,请书记放心!”同时心中暗下决心,一定要把李宅村搞上去,跳出经济困境。

  头一个月我每天除正常工作,就在村里走访,从村两委开始,再到党员、村民代表、普通农户,一户接着一户,白天没人就晚上去,工作日没人就周末去,短时间内村情民意掌握了个大概。

  为了摘掉经济薄弱村的帽子,我和村两委班子绞尽脑汁,将主意打在了麻糖产业上,计划在梅林大道边申请20亩临时用地作为麻糖生产基地,将村内较为零散的麻糖作坊集中起来,统一生产、销售。带着“怎么规划、怎么运营、怎么管理”三个问题,我向工作片主任及老同志请教,和党员、村民代表探讨,并多次跑到村民家中征求意见。可由于前景不被看好,一直议而未决,一度陷入僵局。

  一个灵感迎转机

  不久,疏港高速开通了,按照要求,李宅村开始整治高速沿线的“赤膊房”(指外墙没有粉刷,红砖裸露的房子)。既然麻糖生产基地没有头绪,何不先把整治“赤膊房”这件事干起来,实干总比空想强。

  我在检查“赤膊房”工地期间,听到几个工人在谈论:“这个老房子有特色,先前在浦江做过古村落改造,可他们那儿的院子还不如我们有特色嘞。”顿时,我来了兴趣:浦江新光村依靠古村落开发,每年能有六七十万的收入,既然有了成功的例子,我们就应当借鉴。何不将开发老宅子和发展麻糖产业结合起来呢?

  我马上给书记打电话,两人一起逛起了村中的老宅子。李宅村原是方圆十几里内排得上号的大村,出过六七位大商客,村内老宅大多建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至今仍完好保留着8座老四合院,一砖一瓦、一柱一板,都见证着当初辉煌的商韵历史。为了更好地挖掘失落的传统文化,村书记自掏腰包,从杭州请了一支专业的设计团队来帮忙。设计师是古建筑爱好者,看见如此完好的古宅集群,如获至宝,他住在村内半个月,共梳理设计出麻糖文化馆、李氏宗祠、李家花园(九间堂)、国学馆等12处文化景点,后期通过外立面整治、内部修缮,就能打造出3A级标准的古村落旅游区,从而走出依靠文化牌带动麻糖产业发展、增加集体收入的路子。我看完设计方案后兴奋不已。

  “小黄,这个方案可能没办法实施。”正当我准备大干一场时,一名支委给我打了电话。李宅村的老房子属于C级、D级危旧房,为全面完成危旧房治理,村内计划连片拆除,腾出空间建设新房。当天晚上我来到村书记家中,讨论老宅子的处理问题。书记也舍不得拆,于是打算再向上级争取一下,看看还有没有别的法子。第二天一早,我和村书记拿着方案征求工作片主任的意见。听完我们的介绍,片主任当场拍板,不用拆除,只要在时间节点前完成修缮,重新进行危旧房鉴定即可。得到回复,我提着的心总算放下了。接着按照治理要求,仅仅花了一个月就完成了全部老房子的修缮工作。

  目前,经街道办事处研究同意,李宅村已正式着手古村落的保护性开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村必将会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为村民们带来一笔可持续的丰厚收入。廿三里街道李宅村村官 黄俊宏

  【 修路 + 盖房 】 好事也不那么好干

  2017年入职的那天,天下着蒙蒙细雨,我在村书记的引导下,来到了蒋坑村。一下车,我就被眼前的景象震住了:狭长的环村公路泥泞不堪,全然没有我想像中秀美村庄的模样。恍惚间,一个全身泥点的瘦削男子走到我跟前,笑着擦了把汗,村支书说他就是村主任,接着两位村主干将村子的基本情况跟我聊了个大概。

  经介绍得知,蒋坑村是省定经济薄弱村,全村142人,村民多外出打工。去年7月底第一批参加“空心村改造”的农户完成了选址,修路、建新房工程正在进行当中。

  理顺三方纠结

  “小项,问题来了。”11月的一个早上,村书记满脸愁容地对我说,“我们村的通村公路不拓宽,建房的挖掘机怎么进去呀?你可要帮着跟盆塘村谈谈。”我让书记坐下慢慢讲。

  原来随着蒋坑村的“空心村改造”工程提速,小型挖机已不能满足需要,而要大型挖掘机开进来,就必须拓宽通村公路。拓宽通村公路的途径有两条:要么占用与蒋坑村接壤的盆塘村的田地,要么挖山开路。由于进村的线路规划早在几年前公示过了,不能轻易改动,且挖山开路造价太高,村里无力承担,占用盆塘村的田地就是唯一途径了。我是蒋坑村的村官,也是盆塘村的联村干部,因此蒋坑村书记希望我能说服盆塘村与蒋坑村置换土地。

  手心手背都是肉,我既要考虑盆塘村的利益,也要顾全蒋坑村的发展。我及时与片里的老干部、片主任商量,并向镇规划部门寻求指导,然后牵头请蒋坑村与盆塘村的干部多次沟通,经过努力,最终达成了双方都能接受的协议。

  置换农田的问题解决了,没想到更大的难题还在后面。蒋坑村、盆塘村、鱼曹头村是同在双峰山上的三个村,修路还需拆除位于三村交界处的一处农房。那么房屋补偿款该由谁承担呢?

  在镇规划部门的召集下,三村召开联合会议,决定各村补偿款的出资比例。不过三村联合会议开得并不顺利。

  “是蒋坑村修路,说起来也与我们村没太大关系,我们只能出这么多了。”鱼曹头村两委撂下了态度。

  “我也这么想,蒋坑村修路发展和我们关系也不大,况且拆的还是我们村的房子。但修路是好事,我就以个人名义出一部分吧。”盆塘村村主任说。

  三村都只同意出部分资金,加上镇里的补助款,离农户的要价差距很大。联合会议无果而终。

  会后,我与三个村村两委多次沟通,一方面让蒋坑村去镇里争取更多的资金补助,另一方面让盆塘村、鱼曹头村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征求村民意见。没想到,这一谈判、一协调就花了3个多月的时间。好在结果还是满意的,拆房的补偿款终于凑齐了,修路顺利进行。

  调和两家矛盾

  建房在即,村里的遗留问题也暴露了出来。

  去年12月的一个周五,一个年近70的老太抱着孙子气冲冲地走进村委会办公室:“我的赔偿款什么时候给我,再不给我,我就要向村里拿,还要去信访。”我赶忙让老太太坐下,给她倒了杯茶,先稳定她的情绪。

  原来在2015年,老太邻居即她外甥家拆房时,挖掘机挖破了她家的墙面,村里调解让她外甥出8000元赔偿,本可以就此解决的纠纷,却因为村里的流言蜚语让两家关系弄僵,老太外甥一气之下不愿出钱,事情就拖了这么多年。

  “大家都是亲戚,各退一步,让问题早点解决,开开心心造房子,何必把关系弄这么僵?”了解情况后,我请书记带我到老太的外甥家,劝说他把赔偿款付清。

  “当时我愿意出,可是她到处传我拆了她家房子,搞得村里人都以为我对不起她,我就不愿意出,现在一分钱都不会拿出来。”老太外甥气呼呼地说,看得出来他是个直性子。

  第一次沟通无果而终,我也很犯难。之后我请教了镇里的老干部,觉得让两户家庭与村里都出一些钱是最好不过了。后来这个想法得到了村两委的同意。按照这个思路,我又到两户人家走了五六趟,两家人终于松了口,双方握手言和。

  今年4月蒋坑村终于启动了建新房工程,计划打造成民宿精品村,实现经济薄弱村的华丽转身。一年的村官工作,让我感受到了农村工作的不易,既有鸡毛蒜皮的小纠纷,也有举足轻重的大工程,无不需要足够的耐心与韧劲。赤岸镇蒋坑村村官 项 墅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