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官“小舞台”怎样才能舞出“大精彩”
2014-10-16 15:13:00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作为主任助理的小村官,当然要尽心尽力为村民办实事。来到基层,沉下身子,开始起小村官的担当:有村民来咨询社保问题的;有大妈想学习网购,帮忙注册的;家里有孩子要考大学,问个建议的;家里孩子功课不会做,拉过来辅导功课的;村里舞蹈队要选购舞蹈服装来咨询意见的……此时的小村官,俨然成为了村里大爷大妈们的“咨询顾问”、解决问题的“小能手”。在他们眼中,我们小村官,是大学生,还是研究生,知识多、见识广、方法新,可以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上任三个月以来,就是通过诸多的小事,我逐渐和村里的人熟络起来,得到了村民和村委会的认可,并开始承担更多的工作。(10月15日 中国青年网)

  当前,所谓“为官不易”的话题常被人提及,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更是经常听到周边同事谈及“为官不易,为村官更难”的论调。

  细细想来,“为村官不易”无非是基于以下几种原因:一是融入角色难。大学生村官从学校直接步入农村,从学生转变为村干部,面临语言不通、村情民情不明、工作经验缺乏、办事能力不足等诸多问题,着手农村工作,不知从何处下手,往往事倍功半,有时甚至是好心办了坏事。二是身体劳累。农村工作条件差,村民琐事繁杂,有本职工作情况下兼职农业相关的创业更是要经历长时间身心考验;三是精神疲惫。大学生村官系“村级组织特设岗位”人员,系非公务员身份,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村“两委”成员,身份尴尬,对于职业定位没有归属感;远离家人、故友,容易产生孤独感;在农村工作,短时间内很难说能事事干得出色,频频遇到挫折时难免会感到自卑无奈也是在情理之中;加上村官政策不健全,扎根基层、考上公务员都不容易,未来职业前景不明朗也多少会给个人带来压力。四是待遇低。大学生村官的待遇普遍偏低,而现在的大学生村官,又多数处于谈婚论嫁的时期,面临着结婚、买房子等诸多支出不足而带来的现实压力。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