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走出校门,走入基层,给基层带来了新鲜血液,但同时也会产生一些不同程度的“水土不服”,难免产生一些抱怨的声音。
的确,大学生到农村,大都抱着干事创业的决心,干劲十足,一心想在农村有大作为,但基层工作千头万绪,可没想象的那么简单,“上面日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工作压力大、任务重。工作一段时间之后,有的大学生村官就开始感慨基层工作条件艰苦,吃苦受累却得不到自己“回报”,常常感到委屈,觉得自己吃亏了。有的则对基层工作丧失了信心和勇气,专注于各种考试,眼睛开始“向上看”了。
其实,从学校走向社会,大学生们普遍存在年龄偏低、心智不够成熟、基层经验不足的特点,而成为一名大学生村官,深入基层锻炼提高,不仅能够积累工作经验,提高处理各种复杂问题的能力和水平,还能在生活上促进成长。“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作为大学生村官,首先要端正心态,多担担子不是吃亏,而且是个人成长的难得历练。干得多了,经验积累的就多,认知水平就更高,能力提升也就更快。对于初入职场的年轻人来说,在正是学习本领的重要时期,更是人生打基础的重要阶段。怕吃苦、怕吃亏只会让自己沦为碌碌无为之辈;若将基层当“跳板”,不专注本职工作,就是白白浪费了难得的提高历练的机会。很多大学生村官在岗一段时间,都会觉得自己“长大了”,这种成长的感受正是基层历练带来的。这种经历未尝不是一种回报呢。
风物长宜放眼量,人生的意义并不是眼前的利益得失,而是在于长久的承载和担当的能力。只有在实际工作中主动担当重任,在艰苦的岗位、在急难险重的任务中磨砺自己,脚踏实地、甘于奉献、在实践中锻造过硬的作风和能力,才能真正的栋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