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2014年7月成为大学生“村官”,来到南口镇后桃洼村工作后,到现在已经快一年了。起初刚来到这个岗位的时候由于性格内向,过分紧张,所以一直忙于自己的工作,即使村里举办活动,我也并没有和任何村民进行过交流,甚至是见面打个招呼,这件事成为了我刚步入工作岗位后心理最难过的事情。(中国青年网 3月13日)
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如何能在日常工作中有所作为,成为百姓认可的好“村官”,是摆在每个“村官”面前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大学生“村官”,特别是刚下基层的新大学生“村官”,要想尽快进入角色,真正成为一名“村官”,首先应该有一颗“亲民之心”。亲民就是待民如亲人,时时刻刻把百姓大事小情装在心中,让自己始终有一种为民排忧解难、为民干事创业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
大学生“村官”要想尽快融入群众,与群众打成一片、建立“鱼水深情”,还应该有一个“近民之心”。天天窝在办公室里,不与百姓打交道,不是“村官”工作的应有之举。大学生“村官”在工作之余,应该经常深入到田间地头、街头巷尾,或登门入户遍访民情,了解百姓的生活现状和实际需求,以便为之后针对当地实际情况,有效开展服务“三农”发展的工作。
大学生“村官”要想在在农村有所建树,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同时,服务好“三农”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该有一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为民之心”。常怀“为民之心”,才能方向正、谋事清、行为准、效果优,才能让自己真正做到善做利民之事。
大学生“村官”要想在包括个人工作在内的方方面面真正得到村民的认可的同时,为自己的美好前途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必须还应有一颗“爱民之心”。有了“爱民之心”,方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有了“爱民之心”,才能把为民之责化为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有了“爱民之心”,才能开启个人通往光明未来的“事业之门”。
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后备军,对于初出校门的大学毕业生来说,大学生“村官”是一个难得的能在扎扎实实的基层工作实践中锻炼自我、提升自我的平台。大学生“村官”应该珍惜这个难得的锻炼机会和宝贵的人生经历,沉心俯身、脚踏实地、务实兴业,真正做一名做一名亲民近民、为民爱民、百姓认可的好“村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