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上提出要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获得感”体现了党对民生工作的高度重视,体现了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也体现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作为在基层的大学生村官,有责任让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
增强服务人民、造福群众的责任感,让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是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党的群众路线的生动实践。大学生村官在农村的工作中,就要时刻牢记总书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庄严承诺,切实增强服务人民、造福群众的责任感,时刻思考着群众的“获得感”,常常想着群众的衣食住行有没有困难,群众的养老医疗条件有没有保障,群众的生活上有哪些方面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哪些方面需要党员干部出面去帮忙协调解决。真正做到心为民所想,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
增强对自身知识和本领的恐慌感,让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就是要让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就要靠党和政府的不懈努力,全面深化改革,持续推动发展。当前的新形势、新变化、新常态,对在农村基层的党员干部的能力和素质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大学生村官就要经常思考自己的知识和能力能否适应农村改革发展的需要,能否在新常态下胜任服务群众的工作,是否具备做群众工作的能力,始终保持着对自身知识和本领的恐慌感,把学习作为服务群众的责任和使命,始终保持勤奋好学的精神状态,增强自己的综合素质,练就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的本领。
增强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让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也就是要让人民群众走向全面小康生活。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已经进入加速阶段,为了农村群众的美好生活,大学生村官就要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和精神状态奋力拼搏,真正做到“坐不住、等不得、不能等”,心里装着群众,不怕苦畏难,敢于迎难而上,说干就干,只为服务群众找方法,把口上说的、纸上写的,变为服务群众的实际行动,为人民群众造福,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三岔乡闫西村党支部书记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