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越到紧要关头,越要坚定必胜的信心,越要有一鼓作气的决心,尽锐出战、迎难而上,真抓实干、精准施策,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甘肃代表团审议时的一番话,传递出坚定决心和强烈信号,吹响了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
脱贫攻坚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当前,脱贫攻坚已经到了攻坚拔寨、爬坡过坎的紧要关头,剩下的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只有以昂扬的斗志、饱满的热情、旺盛的干劲,坚持目标不变、靶心不散、力度不减,才能交出满意的答卷。
“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没有跨不过的山,没有迈不过的坎。不要被贫困村的困难吓倒,不要向贫困户的难题低头,关键要有“不到黄河心不死”的决心。要把脱贫攻坚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深刻认识扶贫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和紧迫性,真正把脱贫攻坚的政治责任扛在肩上,再鼓劲、再加力,稳扎稳打、奋发有为,积小胜为大胜,奋力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再美的愿景、再好的蓝图,不去推进、不去落实,到头来都将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决战脱贫攻坚,要充分挖掘地方产业发展优势,因势而谋、顺势而为,一村一户一策地制订脱贫计划,不搞大水漫灌、不搞千篇一律,不简单机械、不盲目跟风,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变输血帮扶为造血自救,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发展的特色路子。
激浊是为了扬清,抑恶是为了扬善。要擦亮监督探头,延伸监督触角,严厉查处扶贫领域的腐败行为,对群众反映的“虚假式”脱贫、“算账式”脱贫、“指标式”脱贫、“游走式”脱贫等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发现多少查处多少,不留死角、不留盲区、不留情面、不留暗门,该批评的批评、该纠正的纠正、该处分的处分,确保扶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
(作者单位:吉林省四平市铁西区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