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要更多青年去点亮
2019-04-02 10:06:00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胡宇齐  
1

乡村干部报网
微信公众号

乡村干部报网
官方微博

  “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面前,巨大的城乡差异面前,如何缩小差距,正是国家当前面临的紧要课题。必须从物质待遇到工作环境、社会地位、成长路径等各方面着力,让乡村工作者安身且安心,以更有力的制度全方位托举那些一心为国、一心为民的情怀与精神。

  病人接连不断,打印机“吱吱”不停,一位“白大褂”忙得抬不起头……这是广州南沙区万顷沙镇沙尾一村卫生站里的寻常一幕。近日一篇新闻报道聚焦这里的“硕士村医”,触发了不少人的感慨。钟伟斌是毕业于中山大学医学院的高材生,却在2008年“逆流”回乡,一干就是十余年。当不少同学已成为科室主任甚至院长时,他的“扎根”被认为“有些浪费”,“实在是大材小用”。

  的确,仅以世俗功利的眼光论,钟伟斌的选择显然“不划算”;但若以人生价值的厚重标尺来衡量,答案或许会截然不同。资源在越是稀缺的地方越能发挥更大作用,人才亦如是。在优质医疗资源相对集中的城市,一位医学高材生带来的“边际收益”或许有限;但在基础医疗资源还比较贫乏的乡村,多一位一天到晚忙于问诊、看病、开药、随访的“钟伟斌”,便能使更多村民在家门口瞧好病。钟伟斌放弃亲朋好友眼里的“好工作”,甘为村民健康的“守门人”,同时也成为村民眼中的“自家人”。这十数年如一日的坚持,这脚踏实地赢得的口碑,远非金钱、职位所能衡量。

  国家所需、百姓所需为重,个人利益、物质得失为轻——从钟伟斌的人生选择中,不难读出一种鲜明的价值排序。放眼当下,我国农村“空心化”问题依然严重,且不说众多受过高等教育的青年才俊不愿意去农村,连许多土生土长的“农村娃”也争相往大中城市奔。近些年农村虽有青年人才“回流”之势,但相较于发展需要而言仍明显不足。“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如若青年外流的趋势不加以扭转,那么广阔农村将靠什么来实现发展?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钟伟斌们”扎根基层的人生选择尤其让人感佩。我们看到,广袤的中国大地上,有“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晴雨”的乡村教师,照亮贫寒子弟走出大山的前程;有立下“愚公志”、敢啃“硬骨头”的扶贫干部,想方设法帮扶“上山似登天”的深度贫困地区;还有积年累月走村串户的乡村邮递员,为闭塞山区带去宝贵讯息……每一位乡村工作者的情况千差万别,但无一例外,他们都选择了扎根于最贫瘠也最需要帮助的地方,以坚持不懈的点滴之力,更新着乡土中国的面貌和肌理。

  这一群群乡村工作者的朴实行动,正是中国发展具体而微的注脚。在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中华大地上现代化进程脚步匆匆,传统的乡土中国早非旧时模样。但毋庸置疑的是,许多乡村还未跟上现代化的潮流,医疗、教育、公共服务等资源还不及城市水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面前,巨大的城乡差异面前,如何缩小差距,让城乡之间、乡村之间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正是国家当前面临的紧要课题。“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这个穿越无数苦难与辉煌岁月的执着梦想,正前所未有地接近。时代更呼唤广大有志青年投身基层,到祖国的青山绿水中去实现自己的大写人生,筑牢乡间百姓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

  从“钟伟斌们”身上,我们读出的是一份情怀。乡村工作者融入时代的澎湃洪流、参与国家的主题叙事,而国家也需要在顶层设计与政策落实等多方面作出足够的激励与保障。教育部曾公布一组数据,2010年至2013年,乡村教师流失率高达30%。尽管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奖补政策,但这一趋势仍未有根本扭转。尴尬现实提醒我们:必须从物质待遇到工作环境、社会地位、成长路径等各方面着力,让乡村工作者安身且安心,以更有力的制度全方位托举那些一心为国、一心为民的情怀与精神。不弃微末、久久为功,不断完善制度,不断投入“真金白银”、真情实感,才会吸引更多人到基层大展拳脚。

  在这个纷繁多元的时代,压力大诱惑多,许多人价值标尺上的刻度有些模糊,当此之时,我们更应提醒自己,摒弃浮华、隔绝噪音,重视心灵追求、打开更多精神的维度。主动在国家发展大潮中定位自己的人生坐标,对接“我的梦”和“中国梦”,瞄准清晰的方向不停跋涉,中国的未来定然更加光明多彩。

责编:车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