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问责 为基层干部“松绑”
问责制度为基层抓落实拧紧了“发条”,但也出现了工作简单粗暴、追责不切实际、推责不愿担当等问题。例如,有的干部因洗澡错过巡查组电话被警告;上班喝牛奶被通报;村民越级上访,村书记“背锅”;工作兢兢业业还“躺着中枪”……这种“问责滥用”不仅伤害了基层干部的感情,也束缚了基层干部的手脚。如何规范问责,为基层干部“松绑减压”亟需引起重视。
针对以上现状,建议有关部门按照权责对等原则,依法分清责任层次,在基层工作出现问题时,上级部门也要承担连带责任,不能只负责督导和问责,更不能简单以“属地管理”一刀切。问责要精准,要严格遵循规定和程序,按照问责条例等深入调查核实,研判分析,把工作失误与故意违法违纪区分开来,把一般性失误与严重失职渎职区分开来。还要完善容错纠错机制,对于认真履职尽责,敢于担当的干部能容错、允许纠错;对于敢做事、善做事的干部要实行奖励并优先提拔任用。通过严管厚爱,为基层干部“松绑”,增强其干事创业积极性。 (山东省广饶县广饶街道党务工作者 郭晗)
防止迎检落实工作落空
近年来,基层普遍存在名目繁多、频率过高、多头重复督导考核检查等问题,基层应接不暇、不堪重负。以扶贫检查为例,不同部门要求的材料侧重点不同,考核指标排列顺序不同,每次迎检之前,扶贫干部需要花大量时间用于准备不同材料、数据统计和填写各种表格,重复劳动导致扶贫干部身心疲惫,对脱贫攻坚工作不但没有推动作用,反而侵占了抓工作落实的时间,结果“工作没有落实,反而落空了”。建议上级主管部门研究整合各类督查检查考核工作,加强针对性和实效性。要严控总量和频次,通过科学、合理地制定考核指标及方案,切实减轻基层负担;建立干部谈心谈话机制,为扶贫干部做心理“体检”,及时给予心理关怀和心理疏导,形成积极向上的工作状态。 (陕西省宝鸡市金台区扶贫办干事 苟晓春)
考核“一票否决”避免泛化
当前,目标管理考核、评先评优等工作,对基层大多实施“一票否决制”,强化了基层干部的担当意识、责任意识。然而随着列入 “一票否决”考核内容的逐渐增多,不少基层干部感到压力太大。例如在评选党建工作先进集体时,某村因一位村干部五年前计划生育问题,被取消评优资格。一年到头的努力,因为“一票”否定了所有,工作积极性难免受到影响。一些部门用“一票否决”强化考核权重,倒逼基层抓落实,本无可厚非,但要同步建立健全过程管控、考核评价、容错纠错机制,把“一票”否对了。同时,要适度减少考核“一票否决”事项,避免泛化现象。山东省在2017年底印发《关于关心关爱基层干部减轻基层工作负担十条意见》,要求严格控制 “一票否决”事项,把基层党员干部从沉重的“一票否决”压力中释放出来,值得借鉴。 (安徽当涂县湖阳镇党委书记 姚国基)
从一些无聊的表格减起
因为在基层工作填表较多,大家笑称自己是“表哥”“表姐”。比如,村里每天都要写日志,基层党建、扫黑除恶、秸秆禁烧、环境卫生、道路安全等一周或一月一报,遇上检查,常常要准备10多本详细资料,检查人员只不过随便翻一两本而已,有时甚至都来不及翻。准备类似材料不知作用到底有多大?还有开一次会、办一个活动,都要将照片发给不同的部门,每项工作都要求留痕,不是形式也成了形式。由于在这些方面投入太多精力,导致乡村干部无法集中精力发展产业,常常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减负”就应从一些无聊的填表、报送资料减起。上级部门应尽量把考核指标设置得科学合理,不要以填报表格材料、留痕多少衡量工作好坏,而要以实绩论英雄。比如扶贫工作,一个贫困户一年填一张表行不行?只要能真实反映帮扶的效果就可以了。这样,乡村干部就能腾出更多时间想硬招、出实招。(四川省威远县新场镇政府 唐兆权)